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2008奥运>>> 沙场点将
杨威终于再次“扬威”
吕 翎 · 时间: 2008-08-14 · 本刊记者 唐元恺

8月14日,中国选手杨威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8月14日,获得第三次世界大赛的男子全能冠军,杨威终于再次“扬威”,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金牌!

身为已28岁“高龄”,经历了悉尼“大喜”与雅典“大悲”的老将,杨威能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已实属不易,何况最终在家门口如愿以偿摘得最珍贵的金牌!“北京”这两个字所拥有的巨大动力,使他坚持了下来,痛苦不堪的魔鬼训练更没让他倒下!

此前,杨威已拥有7个世界冠军头衔。更值得称道的是,他成为第一个在世界锦标赛上蝉联个人全能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尤其--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二个蝉联此项桂冠的人,而“第一人”苏米(南斯拉夫体操选手)所创的记录还要追溯到80多年前的1922和1926年。

个人全能冠军被看作体操项目中的“王中王”,两夺世界顶尖“王位”的纪录使之达到与自己的偶像--李宁、李小双这两大超级巨星比肩的高度--李宁先后在1982年和1986年蝉联世界杯个人全能冠军,成为中国体操界第一位荣膺“王中王”殊荣的人;10年后,李小双先是夺得1995年第31届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翌年在亚特兰大成为第一位夺得奥运会“王中王”的中国选手。

自从国际体操联合会把世界杯改成“总决赛”以后,这项赛事已不再设个人全能项目,也就是说,北京“决战”前,杨威距离“王中王”大满贯仅剩一步之遥了。

不过,唯一“不足”的是,北京奥运会时,杨威就要28岁了--在体操这一“年轻人的运动”当中,28显然属于“老龄段”(大多数体操国手也这样认为)。事实上,与两位前辈相比,他的加冕历程也的确要坎坷得多。李宁首次尝到“王中王”滋味时还不足20岁;李小鹏问鼎世锦赛也只有22岁。而2003年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时,杨威均处于最好的年龄段与实力巅峰期,却始终与冠军奖牌无缘。从雅典失意而归以后,当时年近25岁的他被人渐渐淡忘,或者说不忍心提及。可他却没有选择退役,而是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掷地有声”:“我会坚持到2008年的!”

 

曾甩掉“千年老二”的帽子

其实,杨威成名很早。他5岁开始练体操,16岁时入选国家队,18岁时夺得亚运会个人全能亚军,仅落后于师兄黄旭。可从此“老二”却仿佛成了其个人的“宿命”--从本世纪初开始到去年世锦赛全能比赛以前,在世界大赛上拿了三次团体冠军,个人却只获得两次全能亚军,甚至在2005年的全运会上也只拿到亚军,再算上一些单项的亚军,他可以算得上是“亚军专业户”,并悲壮地“荣膺”一个不雅的称号--“千年老二”。

具体地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杨威以0.113分不敌俄罗斯名将涅莫夫,这个微弱的差距让人对这位只有20岁的小伙子充满期待,因为他有的是时间去拿个全能冠军。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一等就是6年。

2001年,因第9届全运会体操赛与世界锦标赛期冲突,当时早已具备世界冠军技术实力的杨威不得不把“当王中王”的计划往后推移。2003年,阿纳海姆世锦赛,由于裁判打分有欠公允,他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第2次失去全能冠军,以0.064分的微弱之差败给美国选手保罗•哈姆。2004年雅典奥运会,本来是杨威向全能冠军发起最猛烈冲击的一次。然而,他因团体意外受挫而压力过大,结果在全能决赛上自己打败了自己,只排“老七”。

雅典大战之前,杨威达到了一个称得上‘完美’的状态。“比最后一项单杠的时候,我看到了金牌就在面前,然后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杨威不堪回首:那是一个在平时的训练中都不容易出现的失误,黄玉斌教练就在单杠边,接下了要掉杠的他。“我觉得那时候,黄导不只是身体被撞击了一下,他的心跟我一样,肯定也被撞击得够戗!”

这时是杨威师从如今的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的第8个年头。在其生命词典中,“黄玉斌”等同于父亲。“在回到所住的那个房间的门口,我给黄导跪下了--‘我对不起您,一次又一次让您失望了……’黄导一把将我拉起来,说‘别这样,我们2008再来,还有机会!’”

“这么多年来,他是如何练过来的,我比谁都清楚。”在黄玉斌眼里,杨威脾气很倔,只要认准了一个方向,肯定要一头走到底,再大的困难也不在乎。

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甚至称,中国体操队有个“杨威精神”,鼓舞激励着每一个年轻的队员。“这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个过程,意志不坚强的人是没办法达到的。”

在北京,杨威不仅承担着夺金任务,还扮演着统帅全队的领袖角色。“与我‘同代’的人,大都已经退役或者当教练了,我得跟‘下一代’队友建立起重新战斗的感觉,带着他们去比赛、训练,更要融入到他们当中,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坦言,“这样慢慢有一个过度期,在此期间自己挺难受的,会感觉很孤独……当然,后来好多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