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2008奥运>>> 衣食住行在北京
除了奥运大赛,北京还给客人们“瞧”什么?
吕 翎 · 时间: 2007-10-18 · 本刊记者 唐元恺

华人导演李安再次赢得威尼斯“金狮”大奖影片《色 戒》的原著作者张爱玲(1920-1995)曾在64年前写道:“外国人老远的来看看咱们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如今的北京人也很有同感,离奥运会开幕不到300天了,有朋自远方来,当然要尽献东道主之谊,“多给他们点儿北京瞧瞧”。可这挺不容易。

“别的地方有的,北京都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北京也有。”文化学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如是说。但想拿北京真正“独有”的东西出来却又“谈何容易”。

不少人很认可易中天的观点:北京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那是北京”;她又是多彩的,“丰富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易教授进一步说道,当一位外来客人进到北京,他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有人说,三个月不到北京,就会不认得她了);也可能会留连于千年古城的雄厚深沉(有人说,即便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遗迹);可能会沉醉于文化名邑的清雅萧远(有人说,只要在北京的高等学府各住上一个月,就等于上了一次大学);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俗舞台的色彩斑斓(有人说,北京整个的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所有这些,都会对每一个初进北京的人产生神奇的魅力,使之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好在一座城市的个性是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旦形成便很难更改,岁月的变迁只会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消蚀她的魅力。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自公元938年以来,她又先后成为几朝国都。在本次采访中,很多北京人都表示,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够保持住底色与本色,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了解到,一个真正的北京是怎样的,从而喜欢上她,日后能常来“瞧瞧”,住多久都成。

 

从“大”处着眼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差不多每个到过北京的外省人,对这座城市的共同感觉都是个“大”字,一种帝都京师独有“大气”。

过去,9平方公里偌大一个宫城(紫禁城)才住了“一家人”(皇帝家);现在,如果坐着出租车绕着北京城兜上一圈,“大”的感觉更加明显:被誉为“中国心脏”的天安门广场44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万人以上,城市主干道东西长安街之长近30公里;因为大,再大的建筑或哪立交桥在北京都不会显得太大。

北京人自己的一个经典说法是:除非在家“猫”着,只要出门,就会有一种“永远在路上”的感觉。北京人去香港,看见维多利亚公园,恐怕会有这样的声音发出:“这也叫公园?!”的确,与颐和园、香山公园比起来,那些只有一片草地,几把长椅的“小地方”显然称不上“公园”,甚至北京居民家门口早早起来打太极拳的不少附近街心花园也“够大”。

北京的大,还不仅仅在地盘上(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作为中国首都,她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这里有最大的党政军机关,最大的金融商业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体育场……“世界各国的精英人物和重要信息也都在这里出出进进,光是这容量和吞吐量,北京就大得让别的城市没法比。” 易教授赞叹道。

应该说,作为皇帝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区,北京历经几朝几代的风雨锤炼,造成了一种“势”。广东出版集团主办的新锐时事生活杂志《新周刊》就曾把北京评为“最大气的城市”。

“大气”体现着北京固有的“兼容性”。“北京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空间,更在于文化空间。”易中天指出。

北京从来就是“八方杂处”的地方--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各派教徒各路人马均在这里出入、汇集、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北京对此一视同仁,并无文化乃至种族上的偏见。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北京似乎还更多地是以一种 “天朝帝都”的雍容气度或“政治中心”的文化特权,居高临下地吸收和兼容着外来文化和外来人口。

同样,更有专家表示,不管怎么说,北京毕竟是文化生态环境最好的一个城市,既是帝王之都,也是文人之乡和民众之乐土。如今,传承下来的兼收并容与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构成了新北京的非凡气象。

正是“有容乃大”的原因,历年来,北京总是显露出虽古老却始终鲜活的模样。尽管现在又接受了摩天大厦的“比高”竞赛和由此很可能导致游客误认为“到了别的城市”的危险,但她仍没有抛弃历经岁月考验的基本价值观念,例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乐于助人、和蔼可亲的北京市民和以往一样,一点儿都没变。”到京8年、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日本留学生田中韵撰文表示,他多次被北京人的善良所感动。“街景变了,但人心没变,这是北京的最大的魅力。”

 

沿着“中轴线”走

连一些北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座至今几乎完整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

世界上很多城市是从中轴线两侧铺开形成的,中国这类情况最常见,而北京最为典型。“作为一座曾经浩劫的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墙、民居、街巷都曾遭遇灭顶之灾,惟有中轴线保持着原有的完整性,使得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亲历这座都城的秩序和美。”在39岁的作家祝勇眼里,进入北京的方式有很多,但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它不仅是空间的线索,也是历史的线索。”

1264年,元朝(1271年-1368)的创始皇帝、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要择新址建国都,所在地就是北京城的前身。规划师利用什刹海、北海一带天然湖泊的辽阔水面和绚丽风光营造这个城市。他们在圆弧状湖泊的东岸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切线就是今天的中轴线。明朝(1368-1644)灭元后改建,中轴线位置依旧,并向南延伸,及至在16世纪修筑北京外城,终于形成了今日所见的这条汇集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鼓楼、钟楼等大型建筑的雄伟建筑长廊,它以金、红二色为主调,与青砖灰瓦、绿枝出墙的典型的北京民宅“四合院”所营造的安谧,构成极具震撼力的视觉反差,并相得益彰。曾经见过忽必烈的马可波罗就在其“游记”里表达过北京城以它积极的“震撼效应”激发着他心中的敬畏。

“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美国建筑学家贝肯(E.N.Bacon)指出,当年北京的设计是如此之杰出,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

当代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Mario.Botta)曾徜徉于北京紫禁城的建筑群中,“这里只有两三种色彩和两三种建筑材料,就是用这么简单的东西就营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建筑环境。”他对中国的同行说:“你们没有必要生搬西方的东西,只要把紫禁城研究透就够了。”

实际上,紫禁城外的“四合院”也曾经是北京的一景。它是微缩的紫禁城。而整座北京城又如同放大了的四合院。

始于12世纪的四合院表现着儒家传统对社会秩序的排列设想,是北京城多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所谓“四合”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历史上,四合院大都属于贵族、廷臣的居所。可在抽离了传统礼序的内核之后,同时随着人口的激增,这种旧时庭院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近几十年来,许多四合院被征用、划分为普通民宅,完整有序的格局被不断肢解和篡改,逐步变成了私搭乱建、人满为患、破旧嘈杂的混乱空间,甚至伴生出人际关系的危机,被称作“大杂院”。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和不安全的烧煤锅炉也破坏了其名声。交通不便,街区各种生活设施落后,公用服务跟不上,成为昔日四合院、今日大杂院难以根治的顽症;而扩宽街道,危房拆迁改造,莫不涉及它们。近年来,在“城市改建”与“现代化”的名义下,不少座四合院被急功近利、缺乏远见的建设工程而被夷为平地。同样遭殃的还有“胡同”。

与四合院一样,在高楼大厦不远处,传统的胡同街区也显露着北京城几百年来的记忆。作为四合院等民宅之间的通道,胡同(蒙古语发音)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小巷,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曾经有7000余条。它能成为北京传统代表,是因兼具历史与民间习俗,特别饶富趣味。众多历史名人与中外旅行家在此驻足,都有过细腻而美好的记述。尽管北京日益披上现代化的时装,但人们还是常常怀念北京的往事和它的古老风貌,同时担心老北京那种镇定的气象和纡缓的心情随拆迁而渐渐消逝。

“我笔的速度已经赶不上拆的速度了。”正在用文字为老北京立影存照的作家肖复兴不止一次地如此感叹。

当然,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北京市政府已开始把成片的四合院民居与胡同纳入文化遗产的范畴,并作为“人文奥运”的一部分,划出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使旧城内37%的地区得到整体保护,而非拆除重建,其中绝大部分是四合院保护区。

北京的定位正在发生着变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比以往更强调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它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宜居城市”作为今后北京的发展目标之一。“这是最关键的变化。”参与了这一新《规划》出台全过程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系主任李国平教授表示,关键是一种理念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过去重视将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舞台,而轻视城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这种变化开始认识到了城市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城市,是城市居民自己的城市,包括保持与享受曾经的文化传统。”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