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援助和中国红十字会捐款都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真心帮助海地人民救灾。”中国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沈智良在18日上午的海地地震中国救援情况吹风会上说。
外交部国际司参赞杨涛在回答中国是否会派出更多维和人员前往海地时表示,如果安理会作出决定,中国将根据安理会决定和联合国要求作出考虑。
与此同时,在汶川大地震中救出29人的国家抗震救灾英模陈岩,也正一刻不停地和各个部门取得联系,希望能尽快奔赴海地,挽救更多幸存者的生命。
“汶川地震时,四川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帮助,现在海地有难,是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了,”陈岩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以及世界人民对我们的无私援助。”
此时,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小时,曾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的中国民众,则从一开始便将满腔关怀投到海地地震受难者的身上。
关注海地是因为国人心中的痛,”和讯网友“山东人文子”说,“当大灾降临,人们不分种族、信仰,跨越疆界隔阂,同心协力应对挑战。中国国家救援队一定会在海地救灾中不辱使命,彰显中国人的风范。”
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让·瓦尔纳尔·多尔纳瓦尔18日表示,海地遭到地震灾害后不久,中国就向海地表达慰问、施以援助,对此我们深受感动,也深表感谢。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难发生之后,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中国提供的药物和救援队员现场专业的救治使许多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帮助和关怀,”海地总理府办公室主任赫尔维·戴被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们高效率的工作和敬业精神所感动,“灾难发生后,中国的救援队和我们在一起,还派出医疗队为受伤群众提供救治,这实在难能可贵。”
12日,海地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做好援助海地的准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随即向海地外长尼古拉斯发去慰问电;
13日,中国政府派出一支60人的紧急救援队,抵达灾区后立即投入救灾行动,救援队的下属医疗分队已在太子港建立了多处流动医疗点。同时,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援助;
15日,中国政府宣布向海地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约440万美元)人道主义救灾物资。16日中午,中国政府向海地提供的首批人道主义救灾物资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运。这批物资重约90吨,价值人民币1300余万元,包括20余万份药品、1000顶帐篷、240套便携式应急灯、2套水净化设备、1250公斤食品和饮用水、4080件单衣等当地急需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