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今日要闻
奥巴马抵沪 中美共同谋划双边关系未来
· 时间: 2009-11-16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 廖雷 季明)15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上海,这个曾见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破冰之旅”的城市,再次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这是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也是美国总统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奥巴马这次备受关注的访问将一直延续到18日。到访上海、北京两地,政治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相交织,日程紧密。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即将举行的政治会谈。

中美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筹备访问工作。在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还专门就访问晤谈。杨洁篪提出,“胡锦涛主席届时将与奥巴马总统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共商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大计”。中方愿“以奥巴马总统访华为新起点,抓住机遇、把握大局,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希拉里·克林顿表示,奥巴马的访问对于美中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奥巴马上任以来,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两国元首明确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新定位,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并成功举行首轮对话,为新时期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在亚洲之行开始之前和访问期间,奥巴马多次谈到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提出中国既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关键要确保友好竞争……他还表示“不会遏制中国”。

“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成为国际社会的力量源泉。”就在抵达上海的前一天,他对媒体做了这样的宣示。

奥巴马表态有鲜明的现实基础。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减反增。双方在共同应对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国际热点问题等议题上都互有需要。但是,无论是中美双方,还是关注中美关系发展的人们也都深深体会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目前,中美仍待解决包括轮胎特保案在内的多个贸易摩擦问题,双方在一些敏感领域分歧仍存。

中国民众对奥巴马访问也表示了关注,一份调查表明,民众对访问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中美关系政治定位、两国经贸摩擦、深化军事交流、加强青年交往等各种议题。

“这些中国民众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千差万别,但提出的问题基本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热点和难点,这体现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利益交融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潘光教授说。

“谈到未来,两国应采取进一步措施,落实好两国高层交往取得的成果,防止分歧和摩擦持续发酵,对两国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这样评论奥巴马即将开始的访问。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