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今日要闻
周明伟在纪念中国外文局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时间: 2009-09-04 ·

 

肩负责任使命 推进二次创业 谱写对外宣传事业的新篇章

——在纪念中国外文局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周明伟

(2009年9月4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开创暨中国外文局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外文局全体干部职工,向莅临纪念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外文局各项事业有关部门和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党的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老同志及正在为外文局事业辛勤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也向刚刚获得纪念和荣誉证书、证章的各位同事和外国专家表示衷心祝贺!

我想利用今天召开纪念大会的机会,简要回顾一下外文局的历史,共同重温一下我们奋斗发展的历程。

中国外文局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创立的。194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开国大典轰鸣的礼炮声中,中国外文局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正式宣告成立。乔冠华任首任局长。当时,一批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的知识精英克服重重困难,从国内外各地汇集北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在位于北京宣武门国会街26号的一座口字楼里开始了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的创业生涯。从那时起,中国外文局就与新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成立伊始,外文局就根据当时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对外宣传的需要,用英、法、俄等文字编译出版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妇女》和《人民政协文献》等书籍,这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批对外图书。1950年1月1日,在原《中国文摘》的基础上,《人民中国》英文版半月刊正式创刊,之后《人民画报》、《中国报道》、《中国文学》、《中国建设》(今日中国)、《北京周报》等外文期刊相继问世。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外文出版物的发行和印刷任务,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指导下,国际书店、外文印刷厂先后于1949年底和1951年初成立,从而逐步形成了我局外文书刊编译出版、印刷、发行的业务体系,奠定了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的格局。外文局作为党和政府统一负责编译出版对外宣传书刊的机构,以编译出版领袖著作、政府文告、政策文件、基本国情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外文图书和期刊为主要任务,成为国际社会了解新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60年来,中国外文局的隶属关系虽几经变迁,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使命和方向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见证国家建设和国际交往的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向世界客观介绍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合作的友好心声。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外文局在新中国的出版发行事业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代表新中国参加国际书展;第一个与海外同业合作出版发行图书;第一个在海外设立出版社、以本土化形式开展对外出版;第一个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实现对外期刊的本土化运作……目前外文局是参加国际书展历史最久、国别最多,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最多,对外书刊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内出版发行机构,对外版权输出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自成立以来,中国外文局累计用43种语言出版书刊近13亿册,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涵盖翻译、采编、出版、印刷、发行、网络宣传、舆情研究等领域的事业格局。外文局的报道把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界,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热情回应。《北京周报》一期杂志最多时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来信上万封。一位比利时老人将遗产全部捐赠给中国报道社发展世界语事业。日本《人民中国》读者会已坚持了50多年,有些家庭几代人都是《人民中国》的读者。年轻时就是《北京周报》忠实读者的波兰人古拉尔赤克(齐奂武),为中国文化所深深吸引,后来成为波兰驻华大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怀下,外文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对外宣传能力为目标,先后实施了以外宣书刊本土化、做大做强出版社、企业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改革举措”;以创新对外宣传的选题和内容、手段和方式、体制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创新”活动,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局的各项事业又有了长足进步。一是外宣书刊本土化逐步深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埃及、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新的本土化工作机构,已有6种外宣图书和期刊程度不同地实现了本土化运作,外宣期刊海外发行量和实施本土化之前相比有了大幅增长。二是做大做强出版社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当代中国、中华文化、基本国情、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少儿读物为主、特色鲜明的图书产品线,每年以十几个文种出版图书3000余种,外宣图书品种增长超过60%,发行量增长2倍以上。版权输出额连年在全国出版集团中保持领先地位。三是中央重点外宣网站建设步伐加快。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创办了中国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以英文为主,包括10个语种、11个文版的多语种对外网站,是目前被海外网站链接最多、国外读者点击量最高的国内网站之一,已经成为外文局业务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四是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五家出版社的独立建制工作,启动了出版社转企改制和经营性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有较大提高,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书刊等文化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在中国出版“走出去”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是资源整合重组力度逐步加大。组建了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舆情分析产品和对外传播理论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组建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成立了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初步建立起国家外语翻译专业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开发建设了多种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了全局业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办公;开发了音频图书、电子杂志、中国专题图库、多语种图书数据库等新的业务形态,搭建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外宣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立了中文期刊中心,对全局中文期刊实行专业化运作和管理,中文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发行量有了新的提高。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拓展。成功在北京举办了第89届世界语大会、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中日友好60年大型图片展、在上海举办了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在构建大外宣格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七是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效果显著。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领导班子结构和素质发生显著变化;培训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八是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全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后勤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干部职工对外文局发展的信心指数大幅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我局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正按照中央的要求向着构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对外传媒集团的目标迈进。回首60年走过的光荣历程,我们每个干部员工完全有理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外文局人全身心投入党和国家的对外宣传事业。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画报》题写刊名,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建设》“用事实说话”的办刊方针;他生前经常阅读《北京周报》,这成为他学习英文的佳话。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在他的倡导下由宋庆龄副主席创办了《中国建设》杂志;他还直接指导创办了《北京周报》;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一位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理亲自为《人民画报》审定稿件达3年之久,这是任何期刊都不曾有过的殊荣。邓小平同志对《北京周报》的文版调整作过指示,他会见《中国建设》总编辑爱泼斯坦同志并为他祝贺70岁寿辰。江泽民同志分别为《北京周报》、《人民画报》和《人民中国》题词,并为《中国与非洲》题写刊名。胡锦涛同志为《北京周报》纪念中巴建交55周年专刊致辞,他和温家宝同志还曾分别通过《人民中国》杂志向日本读者致辞。党的十六大以来,长春同志、云山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都曾多次视察外文局,并就外文局工作发表讲话、做出批示,不断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发展事业、开拓创新的激情!刚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又在外文局成立6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中国外文局60年来为党和国家外宣事业所做的贡献,同时对全局干部职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的充分信任,更是对我们的殷切期待。全局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倍加努力,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