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今日要闻
国家战略为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调
· 时间: 2009-03-26 ·

华灯初上的上海浦东陆家嘴。 新华社发

对于上海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而言,国务院常务会议昨天原则通过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无疑是一个效应巨大的“利好”。

多年以来,上海按照国家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如果与纽约、伦敦等全球一线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规模还不够大,国际影响力仍然有限。这种差距的背后,既有金融业发育时间长短的原因,也有环境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瓶颈因素。

市金融办表示,此次国务院原则通过《意见》,对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上海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加快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金融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服务作用,这将为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带来历史性机遇。

 

传递先行先试的新声

《意见》的原则通过,凸显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意义。

世界各大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发展最快的时期,都是金融创新最多最快的时期,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创新为金融市场带来活力,是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势必就要加大力度在上海展开一系列的试点和创新,这实际上是赋予上海在新时期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需要改革、开放、创新,就需要上海在一些金融领域先行先试。例如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稳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研究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积极发展再保险市场,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以及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及创业投资企业,等等。

上海金融市场种类齐全,金融机构体制健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这些都是先行先试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而要进一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为主题的金融创新机制,就要健全并完善促进金融创新的政策,制定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相关制度。

 

吹响国家动员的号角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业务等不同领域以及政府、市场等不同部门,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需要建立完善的推进机制,以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顺利有效实施。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一个地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才能加快推进国家战略。

此次《意见》原则通过,正是中央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的全面动员部署。吹响国家动员的号角,这可以说是对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最大鼓舞。

事实上,一座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征途中,离不开身后举国之力的支持和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合力推进。例如,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健全市场架构,扩大市场规模,还可以大大促进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的快速发展。而根据投资者需要,如果未来要研究探索并适时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进出的金融衍生工具,就需要国家层面有关部门的协同支持。

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也需要站在国家层面高屋建瓴、统筹协调,例如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再如探索上海与香港的证券产品合作,推进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和联动发展。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也可以说是全国协力,握拳出击。

 

推进科学发展的契机

机遇往往与责任相伴相生。国务院原则通过《意见》,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上海自身的发展环境、软件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对上海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效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寄予厚望。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上海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客观上,上海经济已经发展到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水平,经济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

上海作为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载体,也承担着相应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职责。需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从地方层面主动做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环境营造工作,需要精心筹划、扎实推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

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使命,上海要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应该建立健全有利于集聚人才的制度和机制,研究制定吸引境外高层次人才的税收、出入境、工作许可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上海成为国际化人才的集聚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完善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记者 杨群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乐)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