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定良策 出实招 补短板,决战深度贫困

李云龙  ·   2018-03-12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两会;扶贫攻坚;民生
打印
纠错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全面总结了上届政府的五年工作,提出了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思路,特别突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地位,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同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打好蓝天保卫战并列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 

    

定良策 五年取得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效。20131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要求贫困地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此后,精准扶贫正式成为国家扶贫战略。2014年初,中央各部门相继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给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为每个贫困村和每户贫困家庭制定帮扶措施,真扶贫、扶真贫,使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尽早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2015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扶贫要实现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定期核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要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分类进行扶持。从2013年底开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全面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活动,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62万人。到201510月,这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全部建档立卡,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各级政府大大增加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013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2.7%;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82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9%。安排用于扶贫的地方政府债务1200亿元。2016年,中国政府扶贫投入大幅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67亿元,同比增长43.4%;省级财政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201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超过1400亿元。2013-2017年,全国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极大地改善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底,中国有9899万贫困人口,到2017年底减少到3046万人,5年时间减少了6853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中国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0多万人;2001年到2010年,中国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00多万人。比较起来,最近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这五年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增幅比全国农村农民收入增幅高2.5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贫困县总量减少。中国从1986年开始确定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县),到2012年底共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有28个县退出贫困县,2017年预计有120多个贫困县摘帽,合计减少150个左右贫困县。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以前中国调整贫困县,一直是越调越多,因为贫困县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是,2016年以后实现了贫困县总量的减少,这是脱贫攻坚取得进展的明显标志。 

    

出实招 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

  深度贫困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2017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深度贫困地区首先是指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如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这些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其次是指占全国贫困县20%的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县均贫困人口近3万人,分布在14个省区。最后是贫困村,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深度贫困地区大多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人穷村也穷,抗风险能力不足。深度贫困的特征是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中低保、五保贫困户占比高达近60%,因病致贫、患慢性病、患大病、因残致贫占比达80%以上,60岁以上贫困人口占比超过4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省区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中央各部门迅速制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2017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确定中央统筹重点支持“三区三州”。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布局倾斜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加大生态扶贫支持力度,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支撑保障体系。不久,交通运输部印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主要向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三区三州”倾斜,其中“三州”纳入国家规划的公路项目车购税补助标准提高到与藏区政策持平。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大深度贫困人口较多省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年度中央投资安排强度,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小型水库建设等项目,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要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能源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规定各类能源项目优先在深度贫困地区布局建设,重点推进在“三区三州”规划建设的重大水电项目,加快推进甘肃通渭风电基地、四川凉山风电基地建设,将风电、光伏建设规模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以及改造升级,确保到2020 年深度贫困地区供电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本省(区、市)农村平均水平。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要求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加大政策倾斜,积极运用国土资源杠杆,有效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要求金融部门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服务优先布设深度贫困地区,2020年以前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每年高于所在省(区、市)贷款平均增速,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实施生态保护脱贫、生态治理脱贫和生态产业脱贫。在深度贫困地区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木本油料、特色林果、竹藤、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引导贫困人口通过特色林业产业促进增收。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目标任务,要求到2020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旅游扶贫规划水平、乡村旅游扶贫减贫措施、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质量、特色旅游产品品质、乡村旅游品牌、旅游综合效益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乡村旅游有效带动和促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 

    

补短板 再减贫困人口1000

  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的扶贫目标。为此,中国政府承诺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未来三年,“三区三州”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模约为1500公里,普通国道未贯通路段建设规模约为8600公里。2018-2019年实现贫困地区128个乡镇和剩余57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模约为8.4万公里。2018-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模约为4.6万公里,1.2万个撤并建制村(自然村)的通畅问题得到解决。2018-2020年“三区三州”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约3.3万公里,改造约1300座危桥。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力度,重点加快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实施动力电全覆盖工程,到2020年,为西藏2万个贫困自然村通动力电。 

  第二,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到2020年,将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每个村至少明确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或休闲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人的比重达到30%以上;每个专业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专业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推动生态产业扶贫。到2020年,在深度贫困地区营造林1200万亩,组建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6000个,吸纳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50%的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要安排到深度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带动约600万贫困人口增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旅游扶贫规划水平、乡村旅游扶贫减贫措施、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质量、特色旅游产品品质、乡村旅游品牌、旅游综合效益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乡村旅游有效带动和促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 

  第三,实行健康和教育扶贫。卫生部门推进健康扶贫,决定2020年前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实施分类分批救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大病专项救治,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集中救治。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签约健康管理。对农村贫困人口在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上述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控制费用总额,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年)》规定,东部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省(市)和东部10个职教集团对口帮扶滇西10州市职业教育发展,招收滇西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和“两后生”(未升学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省(市)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每年总计招收不少于6000名。这些学生除享受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及当地学生同等奖(补)政策外,每人每年还可以得到云南省5000元、上海市不少于1000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10002000元资助。滇西10州市还对到东部接受职业教育的“两后生”予以生活和交通补贴。(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