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歌案庭审:当感性舆论遇上理性法律

含辰  ·   2017-12-12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江歌案;刘鑫;民生
打印
纠错

  1211日,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害案终于在日本东京开庭审理。此时,距离江歌2016113日的被害已过去一年之久。一年来,江歌母亲请愿的“万人签名”表达了民众对于凶手零容忍的态度,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江歌为之挡刀的闺蜜刘鑫,一直在网络暴力和舆论的讨伐中生活,道德的绑架和舆论的指摘也让这个“90后”的女孩陷入沉默。 

  舆论的正义和感性往往大于冷静和理性。很长时间以来,舆论的道德审判成为“江歌案”所有声音的焦点,尽管刘鑫可能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但道德的谴责却从未停止,甚至舆论热度的声讨远远大于对凶手的讨伐。但真相和事实是什么?江歌到底是什么死的?仅凭刘鑫的说法和微信截图能否揭开真相的面纱? 

  舆论的义愤填膺忽略了法律事实和依据。早前,有专家称“万人签名”的请愿对于日本的法律而言,对量刑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跳出法律的框架,“万人签名”请愿的背后凝聚的恰是舆论对凶手“人人诛之”的愤怒,也有舆论对于“江歌案”审判结果的情感倾向。但这些“民意”的影响对于量刑而言却“微不足道”,其实,这一方面体现的是法律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恰恰体现了法律的这种权威性。 

  但当舆论之怒与法律讲求的证据事实相遇,真相近了,愤怒终将在唏嘘声中淡化。照此来看,尽管舆论存在着审判,但对于量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是 ,相比真相,舆论道德的审判对于凶手而言是无力的。假设没有闺蜜刘鑫的出场和暂住,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整个事件,是一个无辜的女孩被无端夺去了性命。面对这样悲剧的发生,舆论怒了,可当庭审的现场传来一个又一个辩护声音时,舆论之怒与法律证据之间让真相越来越近。 

  开庭前,相比刘鑫背负的骂名,似乎陈世峰受到的谴责较为聚焦——“杀人”。但开庭审理后,陈世峰的辩词和事实的矛盾,再次引发了舆论的道德审判和批判。陈世峰的辩护律师一直在打法律擦边球,控方主张的“蓄意杀人”却被当事人否认,以“致命第一刀并非故意”为辞,试图改“故意杀人”为“杀人未遂”,甚至出现了“防卫过当”等说法,与此同时,长达19.9cm的水果刀被指由刘鑫递出,这与警方在陈世峰住所处发现的刀具包装相互矛盾。审理中,案件高频出现的一个人是“刘鑫”,通过按门铃不给开门、递给江歌刀具等陈辞,让听者感受到刘鑫脱离不了责任。于是“陈世峰与刘鑫不愧是一对”的言论再次捅了舆论的马蜂窝。或者,倘若第一刀真的为非故意,那么接下来的十刀,凶手又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针对目前存在的凶器来源、是否锁门、杀人动机、是否故意杀人、第一刀与后几刀是否有因果联系的五点存疑,这才是真相的根源所在,厘清这五点,既是对法律和客观事实的尊重,更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至今为止,事实的真相仍然未曾揭开,陈世峰的辩护陈辞连同刘鑫一起,再次捅了舆论的“马蜂窝”,正义和感性的舆论不会从道德层面放过谁,但对于事实的揭开却毫无帮助。或许,这就像“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一样,没有真正的惩罚到谁,对于法律量刑的影响仍然微小到可以忽略。这是江歌案中,舆论道德审判的最大悲剧,对于江歌的母亲而言,却是支撑“万人请愿”并为女儿亡魂奔走呐喊的全部。 

  当舆论之怒遇上法律证据,舆论的特性决定了舆论倾向感情和正义,尽管对于法律的影响微乎其微,但道德之光让凶手陈世峰、刘鑫陷入谴责之中,这也是道德的惩罚,亦是灵魂的惩罚。陈世峰及其辩护律师的辩护,目的不过是希望法律在陈世峰的量刑中从轻考虑,但舆论之怒的道德审判却已然明了。 

  江歌案中,舆论之怒与法律证据不是博弈,而是分别从感性、理性的维度来丈量,舆论站位的是道德,法律站位的是事实,二者并不冲突,当真相昭然若揭,舆论何尝不是以真相为依据,在感性大于理性的站位上,为弱者奔走呐喊。(作者系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