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2007年全国两会>>> 两会热点
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
· 时间: 2007-03-12 ·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护耕地的阐述,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各地各部门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绝不能让耕地红线形同虚设。

18亿亩红线为何碰不得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指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通过努力开发、复垦、整理,还有可能增加大约9000万亩耕地。耕地的全部家底就这些了。

正是凭着这个家底,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近5亿吨。有人曾经算过一笔“粮食账”:目前我国共有13亿人口,人均需要粮食300多公斤,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大约就是5亿吨。可以说,18.31亿亩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也必须相应增加。即使算上科技增产、土地复垦等因素带来的粮食增产,耕地面积也无论如何不能再减少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陈洲其指出,到2010年我国人口可能增加到近14亿人。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18亿亩是个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有关专家指出,耕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转为建设用地很难恢复成耕地。因此,如果现在不注意节约用地,到了耕地数量无法承载人口增加的时候,我们将追悔莫及。

然而,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我国耕地数量正在逐年大幅下降。据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要守住这18亿亩红线,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净减少耕地面积绝不能超过650万亩,而“十五”期间这个数字却是1848万亩!

保护耕地先从地方政府抓起

“我到广东、浙江、江苏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出差,发现大城市已经与中小城市、城镇连在一起了,到处都是水泥,根本看不到耕地。”谈到耕地持续减少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石万鹏指出,“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禁止违法占地,要求非常明确,但我接触的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在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之间仍在左右为难。”

实际上,一些本该负有保护耕地责任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了土地违法的主体。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城县徐家乡五帝村党支部书记吴木根向记者反映,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占用耕地开发别墅,牺牲农田发展工业,百姓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去年,江西省有个县为了发展经济,在用地指标没得到批准时,就开始向农民征用耕地了,还在县城附近建起了工业园区。”这位农民代表认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初衷是好的,但绝不能为了招商引资、出政绩,把中央赋予的耕地保护职责抛在脑后。

包括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在内的土地收入,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这也是地方政府放任耕地流失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夏耕告诉记者,这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经营城市,以地生财,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

“当前,乱占滥占耕地、豪华建设之风相当严重。”全国人大代表常金月指出,“一些县乡政府的办公场所十分豪华,已经超出实际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去甚远,无疑浪费了大量耕地”。

“严打”之外更要治本

“要加强保护耕地,必须对违法占地者依法严惩。”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我完全赞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早在1997年,中央就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央又出台了一系政策措施。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通’‘绕道’,甚至直接违法违纪的情况。”刘文甲委员指出,为保护耕地,一方面要继续采取“严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治本之策。

去年,为扼制地方政府用地冲动,国家重新修订了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明令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为切实控制工业用地,提出要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为终结“土地财政”,提出要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

“我们国家在保护耕地、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方面的政策措施已经相当完备,各级政府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全国人大代表李豆罗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护耕地的一段话只有400字,但“认真执行”“认真落实”“严格执行”这类词语却多次出现。可见,中央保护耕地的决心十分坚定,这对各级地方政府是一个警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