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次矛盾需要制度破解
多名党政高官被查处,反映出制度设计存在缺漏、监督机制失灵、约束惩治太弱等问题。因此,不少网民在调查中呼吁,应该尽快改革监督机制,使制度架构真正形成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是治本之道。
网民“相信党才发言”认为,不应把干部“应该”追求的品德当成干部已经具有的品德,反腐败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的自我监督和完善,必须依靠制度约束来限制人性恶的一面,必须建起一道道反腐败的刚性栅栏。
网民“曹州牡丹甲天下”建议,地方纪委、监察等派驻机构应该实行中纪委、监察部的垂直领导,同时借鉴诸如香港廉政公署等成熟的专门反腐败机构的运作机制。“变革制度设计,以降低腐败机会和腐败利益,增大腐败成本和腐败风险,是构建一个国家防腐体系的基本要素。只有把这些基本要素融入反腐败体系的各个环节中,使制度设计真正形成互相制约与多重监督的格局,才能从根源上去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在防治腐败中起到标本兼治的深远作用。”
网民呼吁的,正是党和政府积极探索的。1月10日,中纪委、监察部在北京召开新任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月13日,干以胜也表示,为了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中国正在借鉴国际上一些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做法,积极筹建国家级的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将组建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目前先筹备国家一级的预防腐败机构,将来还要成立地方级的预防腐败机构。“我们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注重在体制机制制度上下功夫,从源头上解决深层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