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国航天“下一步”走向何方?

  ·   2017-01-03  ·   来源:中国新闻社
标签:中国;航天;科技
打印
纠错

  1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首次提出“航天强国”的发展愿景,并从创新发展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中新社记者 张勤摄)

  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几乎每隔5年发布一部航天白皮书,用以阐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宗旨及愿景,也为未来五年指明方向。解读27日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或可预知中国航天的“下一步”。

 

下一步将走向远方

  在专家看来,深空探测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外层空间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将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深空探测工程计划实施4次重大任务。除了首个火星探测器,拟在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进行采样返回,还将进行一次小行星探测,规划一次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

  为实现“说走就走的远行”,中国已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拟命名为“长征九号”。中国还将建设运行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提高航天器测定轨精度,提升在轨航天器测控管理能力。

 

下一步将走得稳当

  中国计划在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最终在2020年左右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运营。

  官方对“载人登月”的态度更为谨慎。《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曾披露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如今“正在进行方案的深化论证”。

  谈及空间基础设施,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童旭东说,将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形成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

  为“远行”保驾护航,中国还将建立完善空间碎片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模型,统筹推进空间碎片监测设施、预警应急平台、网络服务系统建设,完善空间环境监测系统,论证建设近地小天体监测设施。

 

下一步将走出新意

  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说,过去五年,中国在发射空间科学卫星、空间环境科学实验等方面成果显著。接下来将继续开展新技术试验验证,研制发射“实践十三号”、“实践十七号”、“实践十八号”等技术试验卫星,开展新型电推进、激光通信、新一代通信卫星公用平台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

  航天运输系统也有新意:开展低成本运载火箭、新型上面级、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研究,提升发射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

  李国平介绍,还将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为大幅提升航天创新能力,白皮书提出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航天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建设航天领域研究基地(平台),超前部署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下一步还将走向全球

  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0年左右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将于2020年左右完成系统建设,形成全球数据及时获取、接收和处理能力,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多尺度、近实时、以0.5米—1米分辨率数据为主体的高分辨率观测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党委书记王一然说,面对国际合作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国政府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与包容性合作,使航天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人群,尤其是惠及发展中国家及其民众。

  无论走向何方,中国航天终会“落到实处”。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开发应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从北京奥运会火炬点火技术到一双气垫式运动鞋的成型技术,都属于“航天系”。

  此外,每天有近10亿人收看的天气预报源于风云气象卫星云图;通过通信广播卫星,大众可以随时了解全球重大事件、体育赛事等动态;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的共享自行车也使用了卫星导航技术。

  相关专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使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服务和增进人类福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