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江家菜地”从事农业种植的工人

2009年4月15日,四川西昌,西攀高速公路。 2008年12月底全线通车的四川西昌至攀枝花、攀枝花至田房高速公路,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也因其生态秀美壮观倍受社会好评。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得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汉旺厂区成为一片废墟。

灾后恢复生产的东汽汽轮机组装配车间
林顺生越来越感觉自己“下地干活”更像是去“上班”,这位四川省“江家菜地”的农民从四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工作:每天去自己的地里为别人种菜。
地是林顺生的,1978年中国实行耕地家庭责任承包后,政府就将这 1亩多地分给了他。四年之前,这块地一直林顺生种,种什么,怎么种,都是林自己说了算。2006年,林顺生在政府的鼓励下将土地的种植权流转给了当地一个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向林顺生一次性缴纳每分地 (约66.67平方米)800元的认种费(以后每五年增加20%),这块地上种什么,由合作社说了算,合作社享有林顺生提供的种子、农药、农具、肥料和种植、看护农作物等农业技术性服务,当然,土地的产出收益也归合作社所有。
这样,为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的53岁的林顺生成了为别人从事农业种植的工人。
除了种子、化肥、水电等费用,每分地林顺生实际可以获得 600元,林顺生家1亩多地,每年收入7000多元,虽然这和给自己种获得的收入没多大区别,但林顺生说他非常喜欢这样的变化,因为收入变得更稳定了。“自己不用操心年景好坏,即使有灾害发生,地里颗粒无收,合作社还是照样会付给自己钱。”林说。
“江家菜地”有3000多亩耕地, 90%都实行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当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四川省发改委西部开发办综合处副处长周平说,“江家菜地”农民这种变化源自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是中国粮食、蔬菜、猪肉等农产品的主要提供地。 2000年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政府以及四川省当地政府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和措施,并给予财政支持,四川省农业因此受益。
四川省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四川农业生产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均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一。而在这一过程中,四川出现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8678个,其中就包括林顺生加入的农业合作社,四川省 54.4%的农户加入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另据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3903.4亿元,是1999年的2.7倍。
周平说,政府出台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给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