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专家提醒要警惕经济泡沫
· 时间: 2009-07-28 · 本刊记者 兰辛珍

 

就在中国经济快速回升的时候,有人已经却表示出了担忧。“要警惕泡沫”,这是7月24日搜狐财经举行的“月度经济学人论坛上”许多经济学者的共识。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及时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了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经过努力,中国经济增长在第二季度达到了7.9%,离8%的增长目标只差0.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的时候,股市和楼市出现了似乎有点不正常的上涨,这是经济学者们担心泡沫产生的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中国股市持续上涨,估值已经很高。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指数中的13个类股中有10个高于长期平均市盈率。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中国6月份新开股票交易帐户160多万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8%。目前中国沪深股市的总市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规模第二的股票市场。

中国楼市同样火热,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对这个曾经就是中国高增长的行业带来多大影响,6月份中国36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3%,并且随着土地拍卖价格创出新高,呈现加速上涨之势。去年6月份,中国楼市正处于人们所说的泡沫中,中国政府曾用各种措施为楼市降温。

中国股市和房市的过度上涨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普遍关注和担心。

 

巨量信贷造成资产泡沫?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认为,银行信贷的近乎有点无节制的放量,推动了股市和楼市的上涨。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而在年初的时候,国家设定的全年目标仅是5万亿元。

天量信贷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担忧,因为过度释放的信贷,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7.37万亿元贷款极大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不足的恐慌,拉动了投资需求,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另一方面,大量进入市场的资金,如果流向和效率监控不足,会给脆弱的经济埋下隐患,甚至带来更大冲击。

张礼卿说,在上半年的信贷中,有许多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而许多中小企仍然缺少资金,货币扩张的速度将实体经济的增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因此当前经济存在着越来越显著的一些风险,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流动性增长过快所造成的资产泡沫风险,“如果把资产泡沫称之为资产通胀的话,这个现象至少在股市和楼市上明显起来了,而且房价的泡沫程度显然要高于股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也指出,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资产泡沫形成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巴曙松说,上半年中国新增贷款共7.36万亿元,不少资金流入了资本市场,致使股市、楼市猛涨。因为这些钱没有其它投资渠道,只能在资本市场“打转儿”。

“目前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改变的趋势,明后年的信贷增速依然会很快,因此这个泡沫可能比2007年还要大。”

巴曙松认为,出现泡沫,短期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是“盛宴”,但是对国家经济来说却是风险,一旦泡沫破裂后,对经济打击会很严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7月24日在搜狐举办的月度经济学人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中,信贷投向的结构很不合理,一方面贷款增长速度这么快,但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还在那里嗷嗷待哺,得不到信贷资金。资金都流向哪了?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听到一些地方、一些银行反映的情况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总的来算大约50%的资金是流向了股市、房地产、票据市场,另外一半资金是流向了实体经济,主要是上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或者是地方政府的项目上。信贷投向的这个结构有点令人担心。”魏加宁说。

对此,新华社一篇评论文章也提出警醒:对于资产泡沫的膨胀,中国当高度警惕。文章说,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一时的增长,更在于经济长期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今天,相比欧美诸国,中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储蓄多,债务少。中国政府有能力扩大支出,拉动经济走出低谷。

文章指出,政府投资关键在于带动社会需求,如果放任市场资金泛滥,一旦等到泡沫破裂,经济平稳转型机会也将从手中溜走。

 

是否要警惕通胀?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7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评选颁奖典礼上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但是大量货币流入房市股市,一旦房市股市泡沫破灭,通胀将现。

成思危表示,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回升要审慎地乐观,因为摆在中国经济面前还有几个重大的问题,其中通胀的风险不容忽视。

成思危说,现在大家看通货膨胀率并不高,但要注意的是,现在大量的货币流入了房市和股市,所以没有在物价上显现出来。一旦房市和股市的泡沫破灭,通货膨胀就会浮上水面。

2007年中国曾出现类似局面,一开始流动性过剩,但是因为房市和股市吸收了货币,所以通货膨胀率很低。而到2007年四季度股市垮掉,房市疲软,2008年初通货膨胀突然一下浮上水面。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21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通胀预期,汪涛判断,6-9个月内的通胀压力很小,但信贷扩张已大大提高了通胀预期,而部分信贷的“财政化”也提高了中期的通胀风险。

在中国利用投资来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下,增加了“银行和政府合作”的正当性。地方政府大量通过银行融资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实际上,信贷发挥了准财政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信贷财政化”,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地方融资规模的扩大可能绑架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央行利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难度增加。

对于王涛的谨慎预测,魏加宁则表示,目前通胀已经显现。

魏加宁说,今年以来信贷投放的特点之一就是增长速度过快,上半年7.37万亿新增贷款已经大大超过了年初放贷的目标。这种竞争性的放贷过去好像也有过,比如84年有过大量放贷的事情,接着85年通货膨胀,接着92年有过大量放贷的事,93年上半年也出现了通货膨胀。

目前巨量货币被注入市场,必然给物价带来上涨压力。只是目前社会总需求不足,诸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再加上去年同期物价水平较高的翘尾因素,使中国还看不到明显的CPI和PPI通胀罢了。

事实上,目前中国物价上涨的迹象已经很明显。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15日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平均为每50公斤538.30元,比一周之前上涨2.49%。而36个大中城市集市、超市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0.95元,比一周之前上涨1.11%。

猪价企稳回升让人对CPI的抬头走高顿生忧虑。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就是由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的。

此外,粮食价格也在上涨。国家统计局7月20日发布的上半年数据表明,粮食价格在逐月小幅回升:1-6月,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1.0%、1.5%、0.4%、0.8%、0.6%,已经连续六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9%。

统计局同时还发出了警告:“粮食与许多农副产品价格密切相关,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应引起注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