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月25日宝钢刚公布过2季度钢材每吨上涨800元之后,3月19日宝钢再次宣布,5月份部分钢材期货价格每吨将上涨300元左右。
宝钢对钢材价格的调整一直以季度调整为主,而这两次连续的调整,改变了宝钢的这一惯例。
据宝钢称,其连续调价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采用的季度调价方式已经赶不上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季度调价让宝钢比较被动。此次调价,有助于缩小宝钢产品与国际国内钢材产品的价差。
2月18日,日本钢厂新日铁(Nippon)及其合作伙伴韩国浦项制铁(Posco)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就2008财年两种铁矿石基准价格分别上涨65%和71%达成协议,导致全球钢铁价格纷纷上调,中国国内钢价更是迅速飙升。从2月18日传出铁矿石谈判结果之后10天左右的时间,国内钢铁市场综合价格大幅上扬400-450元/吨,涨幅8.4%-8.7%。
宝钢宣布涨价的次日,国内其他几大钢厂,如武钢、鞍钢等纷纷表态,将随后跟进。
中国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说,国内钢价不断走高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是铁矿石价格上涨推动,另一方面是国内建筑业、汽车业对钢铁的持续需求拉动所致。
钢铁涨价增加了下游产业的成本压力,最终会由终端制造商承担,汽车和家电企业首当其冲。宝钢是与国内车企结合最为紧密的钢铁企业。分析起来,每吨钢铁提高1100元,以汽车平均重量在1.4吨左右来计算,上涨的成本大约在1500元左右。但近几年车市降价战此起彼伏,绝大部分的汽车厂商在经历了价格战的洗礼后,降价能力已经触底。而且与前几年相比,汽车厂商正逐渐远离暴利时代,低端车型的利润之低根本没有能力让生产厂商支持现有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增幅。
翔宇集团北京现代4S店的王经理表示,现在汽车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就目前情况来看,现代汽车价格应该不会由于钢材的涨价而随之提价。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一些车企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要有长期订货合同,一般钢材价格不会很快按照市场波动调整,所以短期内不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即便钢材成本增加了,面对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车企也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尽可能减少不利影响。
而家电企业就没有这么风平浪静,不少家电生产企业已经扛不住原材料涨价的巨大压力,纷纷着手调整产品价格。继年初合资品牌西门子等公开宣布涨价后,国内白色家电巨头海尔日前也欲全线提升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价格7%到10%左右。此外,伊莱克斯、小天鹅等企业也纷纷上调了旗下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价格。
但对于宝钢以及中国其他钢铁企业来说,调价只是其应对国际钢材价格变化的一种手段,如何缓解因国际市场上铁矿石涨价而引起的不断高涨的成本压力仍是其一大重点。戚向东介绍,现在,中国前十几位的钢铁企业产量只占全国总产能的30%。还有很多管理、装备都比较落后的小企业,在高涨的成本压力面前,它们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消失,要么进入大钢铁集团。更多的企业采取了后者,3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宝钢集团兼并重组韶钢集团和广钢集团。根据规划,宝钢集团到2012年,通过兼并收购其他钢厂等方式,产能将达到8000万吨,进入全球钢铁行业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