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人民币升值不应过快
吕 翎 · 时间: 2008-04-14 · 邓聿文

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正式步入“6时代”。

曾任尼克松政府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不幸的是,这句话如今正在中国身上得到验证。由美元持续不断贬值和人民币快速升值而来的,是企业出口逐渐恶化、外汇储备严重缩水、通货膨胀高企等等。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接近4%,折合成年率的升值幅度约为16%,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也不过6.9%。

由于在过去一个月间,美元相对国际主要货币跌去了2.6%,假定中国外汇储备的90%是美元,根据测算,单2月份我们的外储即蒸发357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月份贸易顺差的4倍。

不仅如此,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也开始浮出水面。最新年报披露,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手里有近400亿美元外汇资产处于风险敞口状态,以7.5%的升值速度和现有人民币汇率估算,这部分外汇资产损失将超200亿元人民币。

庞大的外储是以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为代价换来的,但现在,仅仅因为人民币的快速升值,相当于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外储和外汇就灰飞烟灭,不能不叫人格外痛心。

2005年7月汇改至今,人民币在大部分时间采取的是小幅升值的方式。但去年下半年尤其今年以来,人民币却突然加速升值,其升值速度连美国财长保尔森4月初在中国访问时都承认,人民币汇率正变得“富有弹性”。

包括国际投行在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之所以极力主张人民币快速升值,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人民币只有以更快的速度升值才能有效缓解目前国内高涨的通货膨胀。但事实恰恰与他们的预估相反。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一季度里,也是国内物价涨的最厉害的三个月。这当然有雪灾影响的因素,但也与人民币快速升值带来的热钱持续流入导致流动性过剩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有很大关系。

理论上说,一国货币的升值,有助于进口和降低该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与之挂钩的国际主要货币不出现大幅贬值。但这个前提对我们来说目前不存在。美元作为当今事实上的世界货币,也是人民币紧盯的目标,近年来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尤其是今年以来,美元对欧元贬值了9%,创下单季最大贬值幅度,对日元也有大幅贬值。

美元贬值虽然有助于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必然会助推油价上涨。而中国目前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高油价无疑会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风险。因为高油价会直接带动汽油和取暖油等成品油价格上升,此外,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高油价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有可能引发其他产品价格上升。

不只是油价,举凡国际商品市场大宗产品,特别是原材料,其价格都会因美国放任美元下跌而出现大幅上扬,比如今年的铁矿石价格就比去年上涨了65%。就此而言,人民币升值尽管能够在国际市场进口更多的产品,但由于所购买产品本身价格已很高,再加之价格的传导作用,实际上对国内物价的对冲作用有限。特别是,当中国因素成为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增量供求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时,以人民币大幅升值来缓解国际市场冲击,只会进一步加剧国际商品市场的供求紧张状况,引起国际商品价格的更快上涨。

另一方面,人民币快速升值引发的热钱持续流入,使得货币管理当局不得不大量增发本币进行对冲,从而直接推动国内流动性过剩。去年我国外汇储备新增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增幅高达40%以上。今年一季度,外储又增加600亿美元,而由外贸顺差及FDI等带来的外储据估计也就只有300亿美元左右,由此看来,我国外储中的很大部分是那些来博取人民币升值和利率差价收入的国际游资。从去年的情况看,这些热钱推动了几乎所有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有向普通消费品领域扩展的趋势。因此,上述两种因素的叠加,只会进一步加剧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

既然人民币快速升值不能降低国内的通胀水平,货币当局就只有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来抑制通胀。一些国际投行正是这样建议我们的管理层的。但由于本轮通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包括劳动力价格在内的要素价格的高成本,而加息等措施对这种成本型通胀的作用非常有限,这样一来,要素成本不一定降得下来,企业反而可能因紧缩政策的出台出现资金短缺,导致效益下滑。当紧缩政策损伤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时,成本上升的压力最终可能发展成恶性通胀。

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实施信贷额度控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反映资金紧张,连向来竞争力很强的江浙等省的民营企业都普遍感到日子不好过。这可能正是国际资本要达到的效果:先是由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带动国内要素价格的高涨,进而由价格的传导作用波及到一般商品,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不得不为了抑制通胀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政策又造成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利润下降,从而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快速发展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民币当然是要升值的。但如何升值,幅度多大,必须审慎考虑。在我国产业升级滞后,产品出口缺乏足够的技术空间来消化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情况下,人民币决不能快速升值。

事实上,在英美等国发展的高峰时期,采取的都是固定汇率而非浮动汇率。

(作者是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副编审)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