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头一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销售网点内,彩票销售人员从彩票机中拿出打印好的双色球彩票.(CFP)
2007年,中国博彩业走过了20年。然而,对于中国1亿左右的彩民而言,这个特殊的年份却是个“大喜大悲”的日子。
2007年11月27日,继5000万元、6500万元大奖之后,西北地区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位彩民以20倍投注的方式,中得1.13亿元人民币巨奖,创下中国彩票史上的最高纪录。据估算,扣除税金后,这笔奖金仅每年的利息就够首都北京的普通白领赚30年以上。
1987年,中国彩票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2006年,这个数字已达到813亿元,是初始年的4600多倍。专家估计,2007年中国彩票的总销量很可能会创历史新高,达到1000亿元。
“中国彩票人均年消费额不到100元人民币,而新加坡是300美元,欧美国家的数字也远高于中国。” 北京大学彩票研究所执行所长王薛红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中国彩票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广大彩民对中国彩票市场的“钱景”感到莫名兴奋和憧憬的同时,另一番景象也让他们顿生失落和困顿。这就是2007年爆发的彩票案在涉及的金额、头衔及手段等方面,较往年不断升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掌管体育彩票最高级别的官员张伟华涉嫌“贪污受贿”等多项罪名,目前正等待法院的审判。
“销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掩盖了中国彩票行业混乱的另一面。” 王薛红认为,中国博彩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法规制度的建设最为急迫。
一次巨奖引发的争议
2007年11月27日,甘肃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下简称“甘肃省福彩中心”)公布出现亿元中奖者之后,全国几十家媒体在第一时间纷纷赶到发布消息的单位驻守蹲点,对前来领奖的“幸运儿”进行采访。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通过转移记者视线,甘肃省福彩中心让中奖者在快速领取奖金后“遛之大吉”,而记者们最后得到的,是早就拟好的新闻通稿。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中奖者依然是一个面目模糊、真假难辩的“神秘人物”。
面对外界的责问,没有透露姓名的有关负责人给出的答复是,中奖彩民有隐私权。“我们没有这个权利公开!”这位负责人有些无奈地说,“我们当然愿意(中奖者)公开身份,还劝说过。但是,如果中奖者不愿公开,我们公开了,出了危险,谁负责?”
但是,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一个有力的事实是,在很多国家,例如美国的《记录公开法》就明确规定,中奖者必须公布姓名和居住城市等个人资料。事实上,国外一些大奖得主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电视作节目。于是,一些人不由得质疑,为什么中国不能这样做?
包括王薛红在内的很多长期从事彩票研究的人士认为,“隐私权”虽然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大奖得主长期不透明,不利于彩票业的健康发展,容易让人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彩票业的公信力。
另外一种更为有力的解释是,尽管中彩者所获的彩金收入正当合法,但它是直接来自于广大购彩者的“贡献”。根据游戏规则,购彩者每买一注彩票,就将一元钱赠与了中彩者。中彩者的安全固然应受保护,但其“隐私权”并不能构成剥夺公众知情权的理由。
事实上,现在中国彩票业频频出现的“监者自盗”等腐败案件,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信息不公开,从而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摆脱公众监督的机会。这表面上看是偏重于保护个人隐私,可最终受损害的很可能是广大彩民的整体利益。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应该借鉴美国《记录公开法》的做法,必须公开中奖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只有公开了,社会公众不仅仅是能够判断中奖者的真实身份,更重要的是能够判断公职人员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奖金流向情况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假中奖,真贪污”等腐败现象。
公正、透明,是博彩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规范。王薛红认为,最近爆发的“要不要公开中奖者身份”的争议只是问题的表面,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中国必须提高彩票行业的透明度,这已经显得迫在眉睫。换言之,这不仅仅关系到广大彩民的切实利益,更关系到彩票行业的生存发展。
体制弊端导致的恶果
中国彩票行业采用的是行政主导的发展模式,目前包括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两类,分别隶属于中国民政部和体育总局。由于中国政府对彩票业发展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彩票业是不是一种“产业”),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长期以来得以游离在有效监管之外。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彩票行业犹如一个封闭运行的利益集团。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中国彩票行业丑闻不断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7年出现的“张伟华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1998年,体育彩票在中国发行势头非常迅猛。为加强对日益增多的资金的管理,年轻果干的张伟华被主管部门调到国家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下简称国家体彩中心)担任副主任,专门监督体育彩票的财务。在得到上级的赏识和信任后,张伟华很快大权在握,表现在工作上,就是逐渐变得独断专行。
1999年,张伟华利用职权,将彩票用纸的垄断经营权给了一个自称是他同学的商人。后来经国家审计署查明,张伟华通过与私企联手造假,指定无资质私营企业转手代理采购,高价购进电脑彩票热敏纸,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造成国家彩票专项资金流失约2341万元。
然而,事情并不仅至于此。为了达到更大的“自利自肥”目的,2003年,在张伟华的操作下,国家体育彩票中心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彩票印刷和彩票科技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