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航空企业,在中国资产规模排名第四。徐金泉摄
虽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以个人意见表示不同意目前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合并,但中国各大航空公司之间存在整合重组的可能性并未因此而排除。
中国三大航空集团之一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蔡剑江在多种场合均表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不排除与包括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内地航空公司重组的可能。
蔡剑江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与内地航空公司重组,原因是中国近年开放民航市场,来自外资航空公司和本地航空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所致。
据悉,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整合的国内航空公司还包括深圳航空、上海航空和海南航空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三家航空企业。
但是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对此表示了异议,杨表示,其不同意三大航空公司合并的原因是,中国的航空市场上不能只出现一个声音,民航业的发展需要竞争,过早的合并对行业的发展没有好处,如果中国只有一家航空企业,只有一种票价,对消费者而言,并不是好事。杨元元10月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但由于三大航空公司属于国有中央企业,其资产归属于管理只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民航总局仅在航空业务上具有管理权,因此航空公司的整合重组行为只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说了算。
2003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初,中国民航业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当时总共有34家民航公司,重组之后仅剩不到20家。目前从事客货运输的航空企业主要有13家,包括在2003年之后新增加的奥凯、春秋等四家民营航空企业。其余主要以货运为主。
去年12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至2010年将把目前的159家中央企业调整重组至80-100家,并使其中30-50家国企发展成大企业集团,这意味着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央企要减少60-80家。据国资委官员在不同场合的表态可以总结出,航空业是国资委重点整合的行业之一。
其实,中国航空业的整合更多的压力来自于行业内的竞争。
随着国内及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逐步开放,各航空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航线准入机会,扩张势力范围,但同时也意味着原来相对垄断的热门航线也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2007年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航空协议显示,两国之间的客运航班在2012年之前将增加一倍以上,中方还将在2011年前取消对美方货运线路和航班数量的所有限制。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航空业要面对国际竞争,重组和整合是方向,欧美民航企业也是经过多次兼并、收购、重组后才形成了巨头。
南航董事长刘绍勇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航空运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明年3月欧美"开放天空"协议的生效,全球航空运输业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兼并和重组浪潮,这对高速发展的中国民航业产生重要影响。
而国航董事长李家祥曾表示,由于国外航空公司对中国航空市场的占有和侵蚀,使得国内民航业危机重重,而民航业的发展趋势是航空公司越来越少,因而,中国的航空公司有必要进行二次重组和整合。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董事长秘书黄斌认为,新一轮的行业整合将与2003年时的民航大重组有很大不同,这次将主要采取市场手段。
黄斌指出,内地民航必须尽快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超级承运人和国际枢纽,这是中国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目前形势来看,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每个行业有1-2个大型国际企业的计划,在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有可能被保留并参与整合其他公司,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家将有可能被整合。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引入新加坡航空入股,因此国际航空公司与南方航空公司的整合被人们看成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除了三大国有航空企业之间的整合外,其他航空企业都将整合重组。
但是整合重组并非易事,除了民航总局局长反对外,一些航空企业也表示反对。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10月19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航空公司很多,虽然过度分散不是好事,但出现超级大航空公司也不大可能。” 陈峰称,海航集团目前没有收到任何被重组的消息,也没有任何收购其他小航空公司的考虑。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航空企业,在中国资产规模排名第四。自2003年中国民航第一次重组以来,南航、国航、东航与海航四家航空公司就已瓜分了中国90%左右的民航市场。
而业内人士认为,航空企业重组整合的更大困难应该来自于体质,而非航空公司。由于国航、东航、南航都是上市公司,整合的事宜需要经过国资委以及证监会的批准。另外,目前三大航空集团正在分别加入不同的全球航空联盟,如果整合,三大联盟如何协调也将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