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财产性收入会为中国带来什么
吕 翎 · 时间: 2007-11-07 · 本刊记者 谭伟

股市持续走牛,已经让许多股民、基民品尝到了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甜头”,一些投资者更是借此圆了自己的“财富梦”。这是股民们在济南市一家证券交易营业部内忙着交易股票

在拥有接近1亿股民的中国,理财是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财产性收入”的提出恰如其分的反映了时下中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介绍,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陈小龙说,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占比仅在2%左右。这就是说,大多数人毕其一生只能靠不多的薪酬养家糊口,而少有通过财产的营运使用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

“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陈小龙介绍说,在发达国家,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国。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占40%,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相比较,截至今年10月初,中国投资股票开户数1.2亿户,基金投资账户9000万户,总量约1.3亿户,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而美国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的三分之一以上,股票给美国家庭创造的财富难以计算。

十七大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具体地说,就是政府要多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让覆盖面更广的普通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个新提法,引起了我很大兴趣!”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投资,而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将会是未来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则分析认为,这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比如在未来推动金融产品的发展和创新,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

 

财产创造财产性收入

要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先要让群众拥有财产,而财产的拥有有赖于经济水平的发展。自从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4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是4.9%。

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07年9月,中国居民存款总额17.2万亿元。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出租车司机王浩成说,新形势下有更多机会获得财产性收入。他说:“以前靠开出租积累的钱我都进行分散投资了,一部分存在银行获取必要保障,一部分投入股市分享牛市带来的财富,这些都能够取得财产性收入。”

的确,股市持续走牛,已经让许多股民、基民品尝到了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甜头”,一些投资者更是借此圆了自己的“财富梦”。据美林和凯捷顾问公司10月17日发布的2007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有49.8万位拥有金融资产100万美元以上的富裕人士,较2005年增加了9.21%。

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持续表现强劲,使中国富裕人士人数及其财富激增。2006年,上海、深圳股市市值增长率达220.6%。其中,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去年投资股票最多,占总财富的34%。而随着今年股市的火爆,这个配置比例将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目前情况下大幅加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自然责无旁贷。”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室主任殷剑峰说,美国居民储蓄率低但消费旺盛,这与他们持有大量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有关。美国储蓄率只有5%左右,但如果把其持有的金融资产考虑进去,其实际储蓄率则达40%左右,高于中国的30%左右的储蓄率。

殷剑峰表示:“金融资产增值带来个人财富增加,所以美国居民才会大胆消费,并支持了美国以内需为驱动力的经济增长。”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郭树清说,“这也正暗合了报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新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 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0多元,基数很小。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2005年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则为26.5%,是人均收入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近两年来中国以股市、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速增长,居民财产性收入总额迅速膨胀。但是这部分收入的流向却极不均衡,主要流向了拥有资产较多的中高收入阶层手里,一个最典型的事实是,今年胡润以及福布斯所评选出来的富豪榜中富豪资产都大幅升值,有的增幅高达千亿,这些增长,绝大多数来自财产性收入,而不是来自经营性收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说:“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所占的比重太小,大约15%到20%,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不仅只有富裕人士分享,而是要服务于普通居民,增加百姓财富,缩小贫富差距,这也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李庆云还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提高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而使中等收入者逐步占全体人口中的多数,就意味着离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目前,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仅仅是个开始。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说。

巴曙松分析认为,未来10年间从人口结构看,是50、60及70年代出生高峰期的人群在岗工作的时间,在岗工作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历史上很高。而大概在2018年左右,中国有可能出现人口拐点,进入老龄社会,在此之前,这些在岗工作的人要为自己买房、养老而购买资产,形成了对资产强大的需求,这意味着需要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基本还是一个银行理财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结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在居民现有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以其很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仍然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流,占72.71%。

但火热的股市正不断将居民从银行拉向了券商和基金,居民储蓄显露向股市“搬家”的势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10月,储蓄存款出现自2001年6月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为76亿元。而今年8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418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增加1197亿元。

但我们看到,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股票等金融资产及其衍生品定价中的泡沫成分很大,老百姓投资这部分资产不仅收益率比较低,而且搞不好还会遭受投资损失。李庆云认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要创造更多途径让群众可以获取收入,如果途径少,则可能会积聚风险。他说:“比如现在居民普遍把财产投入股市,如果形成资产泡沫,最后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低收入者。”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必须有适合这部分群众投资的投资产品。“除银行存款外,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居民财产收入也只有股票、基金和房租,资产种类过于单一化。”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说,随着国家金融的发展和创新,老百姓将会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比如通过QDII境内居民可以投资香港股市等。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增加,金融混业步伐会大大加快。”

姜建清说,政府将会创造条件提高百姓理财水平,使得许多普通市民成为懂投资、善理财的行家里手,这将成为中国人钱袋子渐鼓的一大法宝。

但无论如何,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收益总与风险成正比。绝大多数财产性收入常因收益率可能超出预期,而与风险相随相伴,这是每个对此抱有期望的人们必须学会的一门功课。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寄望于政府的警示监管,而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适者生存的一种能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