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一季度居民消费持续增长
· 时间: 2007-04-23 · 本刊记者 兰辛珍

上个月的15日,张林 (30岁,现就职于一家杂志社)又换了部手机,是诺基亚刚推出的N95型,花了7100元人民币,接近他一个月的工资。加上他的日常开支,张林说,今年3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花了快2万块钱了,“我是很典型的‘月光族’。”张林笑着说。

但是张林并不知道,他支出的钱,已经被记入了国家统计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的消费力还是很旺盛的。”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说。

居民消费热度始终不减

 

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但是去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仅增长10.4%;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7.4%。远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比例。

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使得中国消费的绝对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国家统计局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1365亿元,2006年上升到了76410亿元,是1990年的6.7倍。

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稳步提升。1978年中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184元,到2005年,攀升到了5434元。

“目前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消费升级为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钟伟说。

钟伟介绍,在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下,住房、汽车、通讯、文化娱乐等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

4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印证了钟伟的观点,这份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金银珠宝销售额增长28.5%,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24%,通讯器材增长22%,家具增长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9.2%,化妆品增长18.6%,汽车增长26.3%。

报告认为,2007年这一消费增长趋势仍将保持。“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要比2006年高,约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万亿元。”报告说。200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6万亿元。

 

高收入群体是消费领头羊

袁岳博士,零点调查公司(Horizon Research Group)董事长,对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作了专门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从前那些被人们认为可以长期使用的耐用消费品,也变成了可以快速更换的消费品,比如在中高收入城市居民中,16.5%的消费者不到1年就会更换手机;26.1%的人不到2年就会更换MP3。

“30-50岁的人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主体。而他们又是消费的主体。” 袁岳说。

从年龄角度看,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中包括中国近1亿独生子女,他们参加工作五六年。该年龄段的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成长起来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消费的生力军。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该年龄段的人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事业有成,收入较高而且稳定。

经济实力的提升,在释放消费欲望的同时,使得人们的消费更加趋于自由,能够根据自己个人喜好来选择消费的机会增多。城市居民在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注重个性和求新求变的特点。

“人们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越来越强。”袁岳说。

零点调查公司的《中国中高收入城市居民时尚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中高收入居民中,有74.5%的人希望“自己的服饰、用品和别人的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差异化需求使得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内在的竞争力,产品选择趋于多样化,居民消费空间不断扩大。

消费方式新变化

“我现在很少逛街了,‘逛网’更舒服。坐在电脑前,从网上商店选商品多轻松啊,点几下鼠标就有人把货物送家了,还便宜。”张林说。张林的手机就是从网上购买的。

除了传统的商场购物,网上购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经常上网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已经有1/4的网民经常在网上购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金额达到11000亿元,仅仅就淘宝网的情况而言的,化妆品和手机已成为网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淘宝网2006年全年销售手机及配件金额在53亿元左右,这一数字已逼近中国手机第一连锁卖场迪信通60亿元的销售目标。

健康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的支出增长点。袁岳介绍说,城市居民中86.1%的人把健康的重要性提到首位。除了锻炼身体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健康买单:每月在购买各类营养保健品的花费,城市居民人均达62.42元;而用于健身的花费,人均达到148.4元。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数据:2006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05.72元,比1996年的137.15元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17.8%,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96年的3.1%上升到2006年的7.5%,上升了4.4个百分点,成为10年来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2007年居民用于保健的消费支出继续呈增长的势头。

“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增长,是由于居民保健意识增强,滋补保健品消费成为热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显示,一季度居民户贷款增加3321亿元,同比多增157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708亿元。央行的分析报告表示,居民消费性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增长明显。

政府还要刺激消费

此前,各级政府部门都曾出台了很多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比如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生活保障等等。

商务部副部长黄海介绍,2007年商务部将努力提高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重点是扩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的分销渠道。同时组织企业开发农村适销对路产品,引导农民消费,”4月8日黄海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与城市消费的持续走高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一直不旺,虽然一季度农村居民消费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3.7%,但是,占中国人口约70%的农村居民,其消费总额只占到了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而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到了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60%;政府公共消费占到了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在城市居民成为消费主力的情况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消费不足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商务部做过一个分析: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就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因此如何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就显的十分迫切。

黄海介绍,商务部会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就业、规划、环保、产业政策的作用,研究制定扩大消费的综合配套措施,增强消费政策的统一性,形成扩大消费的合力。

中央党校王瑞璞教授指出,在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时,要根据目前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人均收入差距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应重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来促进农民的消费能力,这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瑞璞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