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人民币升值,企业苦乐不一
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1美元换得人民币的数量越来越少,那么对于出口商而言,同样出口1美元的商品,换回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因汇率变动而减少。所以,出口商的利润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进口商角度看,同样购买1美元的国外商品需要付出的人民币却在减少,即进口成本在下降,盈利就在增加。但是,由于行业不同、成本构成不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需要区别分析。
出口行业
纺织业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负面影响最大。纺织服装产品长期位居中国出口商品第一把交椅,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0%。但纺织品出口多数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之上的,利润率不高。据中国第一纺织网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2006年1-10月,我国纺织品内外销整体利润率为3.9%,如果推测成立,在人民币升值5%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利润率将至少下降10%。
家电行业
家电行业出口将遭受损失。中国家电产品因低成本而获得的相对比较优势,使中国已经成为家电巨头的重要生产基地。家电行业的销售市场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出口已经成为家电行业主要的需求来源。人民币升值对家电产品的出口形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其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进口行业
造纸、钢铁、石化、电力设备、航空业、汽车业等
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其进口成本,由于其原料大量依赖进口就可能会从人民币升值中受惠,而对行业产生有利影响。其中航空业最为明显,其燃用油主要依赖进口,而同时国内航空公司债务多以外汇浮息贷款为主,人民币升值后债务由以外币计价折算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有所下降,为航空公司带来直接会计账面的汇兑收益,外币债务还本付息时则让企业节省了人民币计价的财务成本与费用。
原料类行业
对焦炭、纺织面料中的有机棉纤维、有色金属(除铝外)等具有较强价格竞争力的原料类行业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中国纺织面料因为激烈的国内竞争已把出口价格压到了底线(竞争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虽然人民币升值,但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将会有所提高,但由于之前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人民币升值之后的价格依然有竞争力,因此,单纯的人民币升值对这些行业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