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银监会新政策出台 村镇银行走进广阔农村
· 时间: 2007-02-06 · 本刊记者 兰辛珍

 

附资料:中国农村的信贷需求

一、农民对贷款的需求由解决一家一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金的封闭式生产型信贷,逐步转向多户农民合作投资效益农业、家庭工业和商品经营的开放式生产型信贷。这种信贷需求要求贷款期限由短期变为中长期,数额由1000元至3000元增加到上万元。

二是农民贷款购买农用机械增加。随着国家各项鼓励、保护种粮等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目前,许多农民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开始尝试推行机械化生产,由此引发了较为强烈购买农用机械的愿望。

三是越来越多的农户想投资养殖和加工业。部分农户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并获得较好收益的同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收益更高的养殖业和加工业等生产领域。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不仅巨大而且迫切。农村个体商贩、运输对贷款需求最强。

四是急需资金扶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由于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村种植大户不断涌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信贷需求不断增大,尤其表现在农民在备耕农业生产必需生产资料方面,对资金需求量明显增加。

五是农民对获得消费贷款的呼声渐高。主要表现在迫切改善现有住房条件、购买摩托车等家庭耐用消费品方面,整个农村在住房、家电、通讯、交通工具等方面出现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许多农户希望金融机构能为其提供类似城镇居民按揭贷款等形式的住房贷款,并不断拓宽针对农户消费特点的农户消费贷款。

六是贷款投资教育。一部分农户急需贷款来支付子女在本地或外出求学的费用。

七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增强。在中国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康工程全面铺开,为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各地纷纷加大了对标准化农田、打井、修路、修渠、集体活动场所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部分投资数额大,回报期长,除农民集资、政府补助外,还需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资料来源:新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5  

相关报道:
· 给农民真正需要的 [2007.02.06]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