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好
在中国农村地区,融资难是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刘明康介绍,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问题之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比较低,还有不少地方甚至存在金融服务空白,达不到农村金融需求的服务要求。这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空间。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或信用合作机构竞争压力比城市小的多,而且赚钱也很方便。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介绍,在县一级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只需300万元。新成立的村镇银行一般只需要10到20名吸储能手,10名左右的信贷员,3至5位主管便可开张。一个村镇银行如果一年吸收存款一个亿,放贷4000万,就可实现利润200万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存款有4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一年吸收到目前农村居民存款的四万分之一,就有可能赚到200万元。因为放贷4000万是很容易的事,基本不用考虑。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存在的信用合作社以及农户自发组织的联保贷款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业务空间。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现在中国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需求,目前只能满足不到60%的农户需求,即只有不到7000万户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贷款,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而农村的小企业贷款,满足率只有50%。
满足率虽然不高,但这已经给目前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少的业务空间。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十个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余额有1873亿元,增幅达到17.42%,农户的联保贷款余额达到118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7.47%。2006年9月末主要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7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介绍,目前在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情况下,各地农业产业化投入、种养殖业发展、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的二、三产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一部分集产、供、销和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各类经济成分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村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和城市经济一样,农村各类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的,各类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与日俱增,而金融部门收缩贷款权限,且偏重于短期农业项目投入的现状,使广大农村客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资金缺口较大。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15万亿元左右。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
所有这一切,对村镇银行来说,都是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