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焦点
网络游戏到底该不该纳入教材
· 时间: 2009-07-13 ·

 

从这学期开始,武汉市小学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本中,“摩尔庄园”游戏作为网络及其应用部分被收录进教材,占两课时的内容,介绍了摩尔庄园如何注册、登录以及操作的方法。

教材编写者李鸿翱老师解释说:“网游这两课是要教学生如何上网交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的方法,学会上网基本功。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这是不科学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游戏编进中小学生教材引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网友认为这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与时俱进。网游进教材其实并非洪水猛兽,教育网游有其可取之处,关键是要规范教材编写,使之成为有效的寓教于乐的平台与方式。

也有人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推荐游戏给孩子们可能有负面影响。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在获知这个情况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这会给孩子造成误导,让本来就喜欢玩游戏的小孩更容易成瘾”。陶宏开表示,电脑和网络之所以会成为一门学科,是因为它是一门查资料和学习的工具,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应该教会他们“电脑是工具”,但如果将网络游戏收录进教材,就会给他们传递“电脑是玩具”的信息,从而诱发他们玩游戏。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代,玩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中已成为普遍现象。据CNNIC统计,国内青少年学生网民约6000万,农村中学生网民1575万,其中60.8%玩网游,城镇更甚。

 

“松绑”网络游戏是教育的进步

杨海东(中国网):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之所以遭热议,无外乎两点,一是认为小孩自制力不够,且易成瘾,影响学习成绩;二是认为学生教材收录网络游戏,无异于变相鼓励孩子玩网游,产生引导“错误”。然而笔者认为,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游戏作为网络的一部分,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面对的现实。放弃“禁区”观念、改变“围堵”的办法,采取“松绑”的方式将网络游戏引入学生教材,可谓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作为紧张的现代生活工作的“调节剂”,网游的存在并不是“坏东西”。 至于网游成瘾,应该说是社会问题而非学生“专属”问题。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成人同样抵挡不住网游的“吸引力”,沉迷于此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因此,以小孩自制力不够,是难以成为“阻止”学生接触网游的理由。网游成瘾是网游的“后遗症”,而非网游的“功能”。能正视网游的利弊,让学生懂得如何从认知方面、行为方面、心理方面完善自我,远离网游“后遗症”,不是比教条式的教育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如何”,更有效果吗?

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很多知识的获取往往是“无师自通”的。但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取舍”,孩子们就未必“了然于胸”了。与其让孩子们在那些庞大的信息中“偷偷摸摸”,不如给予必要的引导。教材有了网游这节课,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光明”的平台,玩网游被校方及家长认可的同时,网游成瘾的问题也一起摆到了“台面”上,对于它的危害及如何避免,将成为校方家长学生共同“攻克”的“敌人”,而不是学生自己背负的“精神负担”。

由此看来,对于“松绑”网络游戏,将其引入学生教材,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这种做法,无疑将有助于改变以往教条、刻板的教育模式。老师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也应教会孩子如何去玩,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接受教育。

 

欧木华(中国青年报):认为网络游戏进教材,就会让学生成瘾的比例迅速上升,这样的观点没有数据支撑,逻辑上把正确引导网络游戏和催生网瘾混为一谈,否定了教育对儿童玩网络游戏的正面引导作用,属于“想当然”的看法。如同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工作者谈“性教育”、“生理教育”便色变一般,以为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沉迷于“色情”而不能自拔,但事实否定了这种“想当然”的观点。有关专家在研究青少年性犯罪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共通之处是,他们都缺乏了解正确的性知识的渠道。”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点孩子可能认识不到,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而不能片面地把网络游戏当作恶魔。小学生正处于喜爱游戏的年龄,游戏是孩子的权利,虽然我国对中小学生上网吧有严格限制,但并没有否定其在教师和家长引导下,选择健康网络游戏进行娱乐。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门在充分认识到“ 禁果效应”和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制定了网络游戏分级标准,比如“EC”级就属于“适合三岁以上的儿童,不包括任何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这类网络游戏。

其实,很多网瘾少年正是因为得不到有效引导,才会走上成瘾之路。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引导,而不在于“隔离”。对于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我们要肯定其属于正面引导,而不是纵容。

 

陈谊军(荆楚网):其实,家长和专家有必要谈及网游进教材色变吗?假如我们大人都不能正视网游,没有正确讲解与引导的能力,又怎么能让孩子增强辩别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大人可以在教材以内、在课堂以内“封杀”网游,但是,教材以外、课堂以外呢?我们总不能24小时都“监视”着孩子吧?如果孩子没有正确的上网观念,只要有条件,在教材以外、课堂以外,谁能保证他们能洁身自好?

笔者感到忧虑的并不是网游进教材,而是我们没有建立有效的引导体系,对于孩子网瘾的戒除没有确切的“药方”——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适时上网、健康上网方面,做了多少有用的工作呢?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功夫不到家,才导致了一些孩子的迷失!

受到正确教育的孩子,会自觉的远离网瘾;没有正确引导的孩子,会在网络中迷失自己。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会让人迅速成长为天才,有时候,会让人马上坠入地狱。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在网游进教材这样的事上纠缠不清,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防御有害网络信息及不良上网习惯的“防火墙”,如此,才能确保孩子健康上网、健康成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