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焦点
将外汇储备分给百姓可行么?
· 时间: 2009-03-10 ·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近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规模录得全球第一。金融风暴袭来,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相应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价值也在缩水。日前,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的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与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就国家外汇储备是否应该分给老百姓刺激内需消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张维迎建议将二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国民,构成其更大财富效应。“政府可以将持有的美国债券分给老百姓。” 他认为,目前政府持有国有上市公司股票价值15万亿元人民币;而其持有以美元计价外汇储备则高达二万亿美元,如果拿出一部分给老百姓,将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根据收入水平来分配财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农村人给两份,城里人给一份,”张建议按户口来发放。

不过,高西庆并不认同他的观点,批评其极端。外汇储备一旦分给老百姓,政府就不好对其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财力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况且,后者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沼,如果中国政府抛售美国债券,引发美元大幅贬值,双方都面临更大损失。

支持张维迎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近年来,中国大量购入美国国债,致使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再者,张只是建议分掉的一半外汇储备,政府集中控制的仍有1万亿美元,足够用了。

 

财富再分配

 

李华芳(东方早报):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推高了潜在的机会成本,对主权财富来说,未必“安全”。所以,外汇储备规模要保持适度。目前关于适度外汇储备的研究和测算模型很多,但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确是全球之最,并且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中,七成是美元资产,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使得这部分资产缩水严重。

由于这部分资产集中储备在中央银行,无形中丧失了再投资的机会,并且强制结汇也有造成通货膨胀的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的现状是压力大、困难多,张维迎的方案至少提供了新的选择,尽管有风险。

但是,在法律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将外汇储备分发给老百姓极有可能出现极端分配不公,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由此,加强监管并且逐步完善体制才是当务之急。

 

阿西(新京报):外汇储备分配无论如何都不是财务技术操作上的难题。假如把外汇储备定义为一国货币当局的外币现金或外币现金等价物的资产,这部分资产当然就是该国国民的财务权益。如何分配,主要看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用途。

的确,外汇储备关乎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继而影响货币系统的稳定,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如金融长城捍卫其国际贸易安全。但问题是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规模太大,达到惊人的两万亿。

在货币自由兑换条件下的外汇储备需要合理的额度,大约按照一国GDP的百分之十计算。2007年中国GDP达25万亿元,相应外储应该是2.5万亿元。考虑到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汇储备的额度相应升高,即便按照50%向上浮动,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是3.7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约为0.55万亿美元。因此,拿出一半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对国家金融安全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薛涌(信息时报):“平均分配外储”提议的坚决反对者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的言论有些危言耸听。政府把一半债券转移到老百姓手上,并不是“往市场抛售行为”。有人可能抛售,有人可能留着生息谋利,13亿人怎么只有高先生所假设的一种选择呢?

如果美国债券失去信誉,市场抛售也是经济必然规律。把这么大规模的全民财富集中管理,老百姓缺少说话权,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白白浪费了国家财富。如果将之分散,几个人不管犯多么大的错误,也不至于对国家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动摇。

 

冬晖(现代快报):尽管用外汇储备和国有股份给每个中国人发一万块钱的做法在中国有点不同寻常,但我倒是觉得,根本没必要纠缠这个建议本身的可行性。金融危机肆虐,国家应该让利百姓,也就是说,国民财富应该在政府和百姓之间重新进行分配,分摊到老百姓手中,或许比集中在政府手中使用效率更高,更能约束国民财富的代理人,也就是那些国企的高管,培养他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

作为手握外汇储备和国企股份的出资人,公民可以投票否决那些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投资行为,赶走权力寻租的国企高管官员。如果通过财富再分配,国企出资人的权利演变成实实在在的股份,一些国企投资失误、效率低下的顽疾,也可得到解决。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