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焦点
少林寺可以走商业化的路子吗?
· 时间: 2007-02-08 ·

 

不能全盘否定少林寺的商业化

《光明日报》撰稿人廖保平:从一般人们对于和尚或寺院的观点来看,和尚是一些摒弃世俗欲望的人,本就该深居简出,而寺庙则是一方净土幽地,本就该远离凡尘。而现在的少林寺在一些人看来充满了浮躁气与铜臭味、商业气和娱乐味,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可是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墨守成规的看法,把佛教当作“本该如此”,把和尚当成“非常之人”。其实,佛教只是文化之一种,只要是文化,就会受到时代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和尚固然是出家人,但说到底也还是肉身之人,不是神,也有人的基本特点。因此,少林寺的“惊人之举”,不单纯是“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的问题,也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被产业化的问题。

文化被作为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轨道、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被普遍接受,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现在可谓方兴未艾,并且实实在在地创造了大量的GDP。伴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故而在对少林寺“惊人之举”的争论背后,其实是少林寺文化要不要产业化的问题。

少林寺倒底要不要文化产业化?如果不要,“少林寺的门票收入已经完全足够僧人的开销”,僧人也能够安心办道,从事弘法事业,但“就无法再在这个社会中保持影响力”。如果要,即是“面对西方的经济强势和文化强势,少林寺必须作出应对”,但是“长此以往,很可能使僧团失去教化社会的功能,从而丧失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成为一个世俗的团体。”这是一对矛盾。

我个人认为,少林寺文化是要发扬光大的,有些文化,比如武功就可以产业化。但少林寺所代表的禅宗文化不必产业化,禅宗强调内省和觉悟,讲究面壁悟道,需要静心修炼,而产业化是热热闹闹,心浮气躁的事。因此,博大精深的少林寺文化在进行产业化时还是做点儿区分的功夫为好。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