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焦点
“国学”应该如何来复兴?
· 时间: 2007-02-08 ·

 

在我个人看来,推出手机国学短信确实是一种文化产业的运作,这是将国学的基础知识嫁接到现代技术后产生的,这也可视为我所提及的国学是一文化产业的佐证。

当前我们应该看清的是,国学热究竟是一种表象还是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寻求。

应该说,国学的出现是在我们认识到了在现代化国家寻求过程中,光靠西方文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光靠传统文化也不行。它的应势而生完全是因为在现代文明下人的物化、异化等现象的出现。因而,真正的国学解决这种矛盾便能起独特的作用,而这样的国学也就不该以功利追求为目标。

北京学者徐友渔:坦率地说,我对目前国学热种种现象中最不满的就是那种超过追求和传授知识的倾向,那种大肆鼓噪和炒作的态度。现在在“热”中推涛作浪的许多人,只是长于言辞而躲避埋头苦干,他们热衷于发宣言、开会、搞对话录或访谈录,更有甚者,热衷于搞什么“会讲”、“峰会”,为种种开张、庆典、忌日办红白喜事。这哪里像儒学弟子,简直就是公关人员、推销员或电视节目主持人。

还有些在“国学热”中崭露头角、冲锋陷阵的人,动辄出口伤人,言辞之粗暴完全看不出是曾经受过诗书礼义的熏染,与孔夫子“文质彬彬”的教导有一丝关联。

目前的“国学热”还露出商业化炒作和牟利的苗头,这也是令人不安的。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其成员多为企业老板,一年的学费为24000元,这就和古代圣贤教导的“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背道而驰。从成本计算,每月上一次课无论如何不应当是这种天价学费,那么,我们只能这样理解:从办学方来说,是在谋取不合理的、惊人的利益,从交费方来说,是用大把银子博得虚名。

至于最近成立的“中国国学俱乐部”,则明显是趁国学热火而打劫,搞的是“文化搭台,利润挂帅”的俗套。此俱乐部扬言它的学员必须是企业家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开设的是专门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课程。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国学班,还是打着国学幌子的赚钱班,盗名窃誉班。它能援引什么国学资源,传授什么国学知识?难道是孔子的教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抑或“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吴明:国学不是光会背几个句子就能懂得的,也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学习的。靠手机短信来了解国学的一些经典名句,只是了解,如果要真正学习国学,还必须要好好研习经典。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树:如今正在兴起国学热,这当然是好事,但学国学不是凑热闹。如果学习,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学。一些机构也不能靠“国学”来进行商业炒作和牟利,这样与国学的内涵是不相符的。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国学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内容十分丰富的学问,不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简单化了。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戚聿东:国学培训,不要指望老师能给予企业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国学的价值主要还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改变,属于启迪层面,而不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力图从国学中提炼出具体管理方法的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