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国家统计局宣布,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 一般而言,幸福指数是衡量的是人们对当前的生活以及发展的感觉。但是幸福指数涉及的内容又不仅限于此, 它还包括人们的外部生存环境以及个人发展的条件。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呈上升的趋势。因此,政府在提升全社会幸福指数方面能够有所作为,比如如果国家如完善了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不再担心手术、教育、住房花费而敢花钱了,幸福指数自然会上升。 支持者认为以往片面强调GDP这类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对于全面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状况是很不充分的,在实践中可能导致社会政策选择上的舍本求末。幸福指数是一个更加人性化、也更能体现一地发展实效的指标,真正将人的发展放在了发展的首位。 同时,也有人指出虚无缥缈的“幸福指数”离百姓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也许只能成为一些地方粉饰“经济发展成就”的工具。他们呼吁如果统计部门真的有心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并希望通过统计数据给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就应该先推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指数,或让现有的一些指数尽量贴近百姓生活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