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8月似乎成为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摩擦的“热季”,格鲁吉亚总会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去年8月,格俄爆发8天的战争;今年.8月,格鲁吉亚又宣布退出独联体,“萨卡什维利”的名字再次登上各大报头条。2008年8月俄格冲突结束后,格鲁吉亚议会做出了退出独联体的决定,按照独联体章程规定,成员国办理出手续需要12个月的时间。
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仍然是俄美在这一地区的博弈较量,内部因素主要是格鲁吉亚国内的分离问题更加严重、政治反对派的施压给萨卡什维利带来的政治危机,当然,也有独联体本身凝聚力不强、惠及成员国利益不多等原因。
格俄矛盾尖锐
上世纪90年代初格鲁吉亚独立后,格俄矛盾不断,双方口水战不断升级,最后终于兵戎相见。格俄矛盾的症结集中在三个方面:军事基地问题、分离问题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问题。格鲁吉亚独立后即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在格鲁吉亚的四个军事基地。经过多年的曲折磋商,2008年底俄军撤出了在格鲁吉亚的最后一个军事基地,双方在军事基地问题上的争执告一段落。然而,分离问题的解决仍然遥遥无期,它是格俄矛盾的根源,是格俄一系列摩擦、冲突的根本原因。
格鲁吉亚的分离问题,指在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谋求独立。在谢瓦尔德纳泽执政时期,格俄在分离问题上相互合作,俄罗斯也一直强调支持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以政治手段解决分离问题。萨卡什维利上台后,把“收复失地”作为任内首要任务,采取措施加强对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的控制。但随着这两个地区独立倾向日益明显,格鲁吉亚对俄罗斯也越来越不满,认为俄罗斯在分离地区的影响巨大,分离地区的“俄罗斯化”和“排格倾向”十分明显。分离地区90%以上居民拥有俄国籍,2006年1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同意独立,格鲁吉亚认为俄罗斯向分离地区提供经援和军援。2008年3月俄罗斯取消对阿布哈兹经济制裁,4月宣布加强与阿、南合作并保证对其援助,这些举措对格鲁吉亚的刺激强烈,加速了两国关系恶化,并最终导致2008年8月的军事冲突。
格鲁吉亚的“西靠”也是近年格俄争执的焦点之一。格鲁吉亚独立后,加入北约便成为既定目标。萨卡什维利上台后,格鲁吉亚加强与北约合作,加快入约进程,把加入北约定在2009年。格鲁吉亚为加入北约,在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领域实行一系列改革,北约也与格鲁吉亚进行军事合作,包括向格鲁吉亚提供军事援助、培训军事人才、举行联合军演等。在格鲁吉亚入约问题上,俄罗斯始终持反对态度,并威胁说如果格鲁吉亚加入北约,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将宣布独立。分离问题是俄罗斯钳制格鲁吉亚入约的最大王牌。
分析格俄关系,分离问题和美国因素这“一内一外”原因是症结所在,其中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第一,分离问题涉及格鲁吉亚领土主权,同时也是萨卡什维利政权稳定的根本。分离问题是萨卡什维利上任伊始宣称要解决的第一要务,而至今没有解决,成为反对派的“倒萨”理由。这一问题牵扯格鲁吉亚政府大量的精力,使同样急迫的社会经济改革进程大受影响。最重要的是,格鲁吉亚认为俄罗斯暗中支持分离地区的独立运动。第二,美国提供的巨额经援和军援以及政治支持,是格鲁吉亚向俄罗斯抗衡的重要后援,格鲁吉亚也欲清除俄罗斯在国内的影响,以便向北约再迈近一步。第三,对于俄罗斯来说,格美的“耳鬓厮磨”意味着美国大炮向家门口推近。俄罗斯欲借安全、经贸问题钳制格鲁吉亚,使格鲁吉亚认识到,格鲁吉亚无法摆脱俄罗斯的巨大影响力,迫使格鲁吉亚改变对俄、对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