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外交原则:独立自主
· 时间: 2009-09-03 ·

 

如果说,五十年来战略不断调整突出了中国外交变的特点的话,那么贯穿于中国外交的基本的原则和内容则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稳定的内涵,显示了中国外交的连续性。概括起来说,这些原则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立自主。

新中国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胜利后成立的。新中国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将独立自主作为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建国初期全国政协所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50多年来,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压力多么巨大,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实行“一边倒”战略的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曾多次指出,对苏联不能有依赖之心,对苏联的经验不能盲从照搬,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战略上要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此后,不管是对苏联染指中国主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做法,还是在美国对中国构成威胁的环境下;不管是在执行“反帝反修”的20世纪60年代,还是在执行“一条线”战略的70年代,中国从来没有牺牲自己在对外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对内和对外政策上了进行了调整,邓小平同志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1982年,他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辞中明确提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独立自主的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1989年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属于中国内政横加指责,蛮横干涉,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客人是表示,“国家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别人干涉中国内政。”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西方的压力,并没有妥协、退让,而是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针对冷战后西方一些国家所提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等挑战《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做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决反对一些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提出,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独立的根本标志;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自己本国社会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权利,各国应该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最突出地体现于在台湾问题的政策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外国势力的干涉,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神圣权利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对外关系中涉及台湾的问题,中国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与中国建交国把台湾当作一个“独立政治实体”而同其建立和发展官方关系,甚至搞某种形式的“双重承认”,以及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中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一原则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关系中所坚持不渝的,贯穿于中国对外关系的始终。这一原则最突出的反映在中美关系中间。在中美对峙的20余年,反对美国对台湾侵略和干涉是中美斗争的焦点;美国不放弃对中国台湾问题的干涉阻碍和延缓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在中美建交后,反对美国的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仍然是制约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

第二,和平的原则。

新中国对外政策一直以争取世界和平为宗旨。《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外交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肯定了上述内容,向全世界宣布:“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倡议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也不以武力相威胁以后,中国一直信守这一原则。不管是在解决事关中国切身利益的中国与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上,还是在与中国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国际争端和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都采取或主张采取和平手段,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维护世界和平,就是要坚决地反对战争政策和霸权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当美国凭借其在二战中膨胀起来的力量,在世界各地自任警察,到处伸手推行霸权主义的时候,中国政府就以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为其对外关系中的主要任务,与苏联缔结同盟是为了“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人民援越抗美无不是为了维护远东和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当苏联凭借其膨胀起来军事实力在全球到处扩张,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中国就把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作为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更加突出地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一个是国际,即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要发展,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可能。争取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符合我国的最大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局部仍然存在着战争,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不安定因素。中国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要争取持久和平,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培育新型的安全观,寻求维护和平的新方式;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念;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来确保和平与安全的途径。中国政府还与俄罗斯和中亚的一些国家,通过协商,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探索出一条维护和平和安全的新路子。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如伊拉克问题和中东的巴以冲突问题等,中国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克制,反对诉诸武力,或动辄以武力相威胁。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