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8日对美俄关系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是奥巴马首次访问俄罗斯。莫斯科时间6日下午,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1号”降落在莫斯科弗诺克瓦机场(孙子机场)之后,奥巴马直接赴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然后到克里姆林宫与梅德韦杰夫进行正式会谈。这是今年4月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在伦敦会晤的继续,当时双方同意“重启”战略武器谈判,缔结一项新协议以代替2009年12月5日到期的1991年的协议。此次俄美最高级会晤讨论的议题很多,包括全球变暖、金融危机、导弹防御、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的形势等。尽管,美国媒体对奥巴马访问莫斯科的气氛描绘成“遭遇寒流”,但此次奥巴马访问莫斯科的意义不仅是打破小布什以来两国国家元首没有互访的局面,还在于就今年年底削减战略核武器达成协议。俄美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同意各自将核弹头的数量削减到1500—1675枚。
俄美之间达成的协议反映了双边关系的现状
俄罗斯的媒体集中报道了美国媒体对奥巴马的访问的各种评价。《华盛顿邮报》说:俄美两国元首就今年12月到期的第一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达成协议。最主要的成就是签署了联合宣言,尽管这一文件没有规定明确的削减核武器的义务,但是接下来要谈,但这种交易至少比最初的预计要少。奥巴马还获得俄罗斯的承诺,美国运送到阿富汗的军队与武器的飞机飞越俄罗斯领空4500次而不收取额外的费用。《华盛顿时报》在6日的评论说,对奥巴马来说,莫斯科寒气逼人。
今年年底在莫斯科将要签订的新协议将是奥巴马政府削减世界核武器的实际一步。奥巴马政府将美俄相互削减核武器看作是解决伊朗和朝鲜核武器的对抗的关键性的一步。奥巴马政府将在莫斯科达成的协议看作是旨在世界彻底完全放弃核武器的核不扩散计划一部分。尽管双方在会晤时表现轻松。在会晤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美国记者带有挑衅性地问奥巴马总统,他是否知道,俄罗斯的权力是在总统手里,还是在总理手里?梅德韦杰夫立即笑了起来,而奥巴马则回答是在总统的手中。《华盛顿时报》强调,按照计划,奥巴马星期二将要和普京总理会见,但是他谈判的伙伴是国家元首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但这一插曲并不能掩盖双方的分歧。
俄美之间的战略分歧很难立即消除
在奥巴马这次访问中,俄美没有就在中欧部署反导导弹和雷达达成妥协。梅德韦杰夫希望美国放弃在东欧的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不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结成军事联盟。奥巴马则希望在伊朗核问题外交解决失败的情况下对伊朗实行严厉制裁。但双方都没有让步。这表明双方自布什政府2007年以来宣布在东欧部署地区导弹防御体系以来的分歧没有解决。只是奥巴马做出让步,同意将反导问题放在一揽子削减武器谈判中解决。美国再次强调,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不是针对俄罗斯,而是防御象伊朗与朝鲜一样的国家。
有些国外分析家评论说,奥巴马犯了一个错误,在访问之前,他对媒体说,普京的一只脚仍在按照老办法行事,另一只脚在按新思路行事。意思是说普京一只脚还站在冷战的时代,因此遭到俄罗斯的反驳。在莫斯科他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与普京会谈。但笔者不这样看。普京在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上与梅德韦杰夫没有分歧。倒是布什政府留给奥巴马太多的美俄关系遗产,有许多问题需要奥巴马政府调整。美俄积累了50年冷战的不信任,尤其是布什政府近几年来对俄关系积累太多的“超载”关系。冷战后,俄美之间只有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短暂蜜月时期。面对美国推动的北约东扩,俄美关系对抗与合作并存成为主要特点。 至2008年,美国已经推动北约实现三轮东扩,在2008年4月批准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后,北约成员国从15国变成27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