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新亚洲构想”:韩国回归亚洲
· 时间: 2009-06-02 · 刘天聪

 

今年3月初,韩国总统李明博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并在最后一站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推出其全新外交理念——“新亚洲构想”,引起各方纷纷议论。李明博此举有多重考虑,“新亚洲构想”及其后续政策将有助于韩国摆脱内外危机,并客观上对亚洲区域合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韩国限于小国国情,此作用实际效果尚需存疑。

“新亚洲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将过去韩国偏重于美中日俄的“四强外交”范围拓宽至包括东南亚、南太平洋诸国、中亚、南亚以及中东在内的全亚洲,将以经济为中心的合作网络扩大至安保、文化等全方位领域。通过新亚洲构想,李明博政府希望将韩国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升级至主导国家,并借此提高国际社会地位、改善国际形象。

 

“新亚洲构想”的考虑

李明博的“新亚洲构想”是在以下背景下提出的。第一,韩国拓展外交范围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李明博自去年2月上台后,用一年时间加强了韩美同盟,建立了韩中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巩固了韩日、韩俄关系,其外交的第一阶段任务,即强化“四强外交”已基本完成。进入今年以来,历经多轮谈判的韩国-欧盟FTA接近达成妥协,韩国又在G20中取得了下届会议的主席国地位,其进一步扩大外交范围已有基础。

第二,亚洲地位上升,逐渐成为世界各大国的利益角逐场,韩国作为区域内国家深感压力。在目前世界重心由西向东移动, 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亚洲的大环境下,一直全方位单一地束缚于美中日俄四大国的韩国感到了危机。韩国惧怕如果自己再无动作,各大国极有可能将很快将亚洲利益瓜分殆尽,那时自己将全面陷入被动。李明博政府在“四强外交”的基础上提出“新亚洲构想”,以东南亚、东盟为突破口开辟与亚洲诸中小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新形势下分一杯羹,对韩国意义重大。

韩国提出“新亚洲构想”,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分散风险,开辟新的市场及原料、资源产地,拯救本国经济。韩国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一直极高,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被迅速波及并受其重创,至今未能恢复元气。李明博是现代建设CEO出身,其执政理念就是“实用主义”。目前美日欧经济均不景气,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又把重点置于内需扩大,韩国要想分散经济风险,促使经济尽快回暖,将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资源能源丰富、市场广大的亚洲诸中小国家作为其贸易发展对象无疑是其最佳选择。

第二,不甘做地区性国家,韩国欲通过做亚洲“纽带”与“桥梁”来提升本国的重要性及国际地位。韩国虽然作为亚洲第二的工业国、世界前十五位的新兴发达国家,但政治、经济、安保等各个方面都一直受制于大国,自身外交范围狭小,政治地位低下。李明博政府亟欲改变该现状,由将韩国政策由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往多元化外交转变,在国际上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此次提出“新亚洲构想”即为此转变的实际表现。

李明博认为,与亚洲国家打交道,韩国有着中日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亚洲,尤其是经济上越来越受世界关注的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和日本相比都处于弱势。中日现在仍稳居大国地位,这些国家在心理上对中日有恐惧与排斥。韩国作为和他们一样的先后曾作为中国藩属国和日本殖民地,又不是超强大国的国家,与此类国家具有共感带,从感情上容易亲近。二是韩国的崛起方式与经济、政治形态可供亚洲诸国借鉴。韩国是唯一一个战后从一穷二白的殖民地崛起为发达国家的亚洲国家,其面积、人口规模及当时国情与现今的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的大部分不发达国家极其类似,韩国有给这些国家提供全方位经验的物质与历史基础。在经贸合作的同时输出发展方式甚至政治模式、理念,将极大地有利于韩国拉拢此类国家,有助于其国际地位的提升。

另外,李明博政府此举还有稳定本国民心,挽救民众支持率的考虑。李明博去年2月上台时夸下“747”(即承诺任内韩国经济每年增长7%,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成为世界第7大经济体)的海口,至今不但未能兑现,受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反陷入负增长,失业率倒一路上升;加之其政治上任人唯亲,排挤异党异派,外交上又与朝鲜搞僵,半岛局势不断趋紧,因此李明博上任一年来民众支持率持续下降,最低达到仅20%。目前朝鲜不断重压下虽然客观上促进了韩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但李明博的日子仍然不好过。此次通过提出“新亚洲构想”的全新战略,可向在野党及国民表现其执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国内矛盾,从而缓和信任危机,稳固其执政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国的“新亚洲构想”主要想达到以经济为主,发展经济、提升国际政治地位、稳定民心“一箭三雕”的目的。目前,李明博政府“新亚洲构想”的行动计划已初现端倪。

 

“新亚洲构想”的推行与前景

在东南亚、南太方面,韩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发展由来已久,从1989年韩国-东盟首次建立部门间对话开始,20年来双方在“10+3”和“10+1”框架下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投资、旅游、科技、文化乃至政治、社会方面的合作。2003年继中日之后,韩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经历了6年的谈判,目前FTA协定已进入完成阶段。此次李明博巡访期间向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缔结韩澳、韩新FTA的意向,得到两国首脑的当场接受,印尼也承诺为了开发清洁能源乐意给韩国提供20万公顷造林地。今年6月,为纪念韩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韩国将邀请东盟10国领导人齐聚济州岛,召开“10+1”特别峰会,这将是对李明博“新亚洲构想”的考验,或将成为其进程中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在中亚方面,5月10日至14日,李明博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李明博就任韩国总统以来首次对中亚国家进行访问。期间李与乌、哈两国总统就矿山、石油、天然气、信息通信、纤维、农业等领域签署了20多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作为李明博履行其“新亚洲构想”的第一步实际行动,此次访问取得了可观的实质性成果。乌、哈两国石油、天然气及各种金属矿产蕴藏丰富,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亚洲前列,但科技水平及资本相对不足,尤其在韩国领先的半导体、电子、IT、化工等方面技术比较落后,有些领域甚至尚属空白。基于韩国与中亚经济互补性强的现状,李明博提出了推进将乌、哈两国的资源与韩国的资本、技术相结合的“双赢战略”,其本质其实是开辟新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随着“新亚洲构想”的展开,未来韩国还将继续推进与中亚其他国家的关系,这将对韩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韩国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提出“新亚洲构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努力履行“新亚洲构想”政策,不但有望使韩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本国的重要性及国际地位,客观上还将对亚洲的经济恢复与一体化、地区和平稳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但是,韩国限于其小国国情,能力毕竟有限,“新亚洲构想”实际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值得存疑。与亚洲各国合作,韩国的技术不如日本,市场容量及发展潜力不如中国,经济规模与影响力也不能与中日相提并论,更遑论亚洲到处还都有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存在。韩国传统上依附于大国,与亚洲国家合作起步本就较晚,想从几乎被边缘化的角色上升到亚洲“纽带”,从头开辟一番新天地,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韩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室)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