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G20能否担当重望?
· 时间: 2009-04-09 · 倪小林

 

很值得欣慰,“求同存异”让多重矛盾化解在G20峰会上了。各国首脑带着自己国家的重托以及各自的价值观,聚集在伦敦,商讨一个涉及“地球人”未来生活走向和质量的大问题,他们最终以妥协的态度和负责任的姿态,为解救危机、为全球经济未来如何防止危机再度袭来,寻找新的“定海神针”。

本次G20峰会所取得的成效,足以让人们把峰会本身看成,协调全球经济重大矛盾的有效机制。毕竟20国加起来的经济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85%。会议之前人们对于会议的种种猜测,诸如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监管、救市资金上的分歧,似乎在会议上并没有充分演绎出来。譬如:对于欧美之间救市的差异;对于英法德之间对峰会最终成果的分歧估价;之前,“金砖四国”强烈要求有更多的话语权等等。当时人们非常担心,一个有着价值判断极大差异的会议,会有何成果?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20国首脑们用共识战胜了不少“固执己见”。英国首相布朗先生宣布的《公报》,其中涵盖的内容之丰富,表明各国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不抱团共度时艰很难走出危机阴影。《公报》包含的几个方面,给IMF注资、金融高管减薪酬、打击避税天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几乎囊括了会前全球经济界人士关注的所有议题。就此一点,足见本次峰会的确是充分展现多国多边协商机制的重要性。

尤其是“金砖四国”的崛起,为世界经济格局变革,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至今都有着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和发达国家分享协商机制权利的筹码很多。这一点,也是G20会议能够在危机没有转好时,拿出解救全球经济走出困局巨额资金的基础。给与这些国家更多的发言权,不是这些国家争与不争的问题,而是世界经济复苏引擎已经离不开这些新兴经济体。中国在G20受到的礼遇,足以证明这一点。

世界在变,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出现了不可逆转之势,“一损俱损”格局也已经形成。起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至今并没发现全世界哪里有独善其身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是,本次峰会为何首脑们会摒弃不同意见,妥协到诸多共同原则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公报》中,对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给予的关注是非常态的,各国首脑都表示要用筹集资金资助那些受到危机打击的贫困地区和人口。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世界需要市场,需要动力,而仅仅依靠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了。发达国家几近饱和的市场,继续刺激消费潜力非常有限。由发达国家的G8走向G20,吸收了更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吸收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事务磋商,这本身也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变局。

不过也要看到,真正能够让一个多国多边协商机制起到作用,并非一蹴而就,通过一两次协商便能达到。我们注意到,G20的现实成果就是这份《公报》,《公报》所述的内容越丰富,其思路越恢宏,便越任重道远!仅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来说,目前最终协商结果是利用原有国币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增加资金增强这一跨国机构的实力,增加它为更多国家解困的资金。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IMF自身的局限,它原有框架和协调实力与现实责任之间的巨大反差,虽然组织构架上,G20为其设定了一种新的模式,把过去的金融论坛扩充为20国都参与的机制,但是,要成为真正的跨国界的,又不受到任何国家制约的国际化金融机构,还需要在体制设置和机制上进行变革。这一点已引起不少经济界人士的关注。美国有学者已经质疑:IMF钱怎门花?监督机制在哪里?这一切,都需要各国密切注意。

笔者以为,本次G20峰会已经成为历史。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伦敦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言:任何救市方法,都要适合本国国情。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提醒,不管世界经济会怎样变局,本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是各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点起码在现阶段是不会改变的。奥巴马在抵达伦敦后表示:不止美国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引擎。他的态度同样表明,在解决危机问题上达成携手合作共识之后,必须回到本国的经济去认真解决本国经济中的问题。这是对于G20是希望,也是对于下阶段全球经济陷入深度困局的现实诉求。

换句话说,各国依然认为G20如若要真正担当经济全球化协调重责,还需要更多的改革措施,更多样化的协商机制,否则随着全球化继续深化,很难再当重责。会议“曲终人散”,不过新的信息传出,第三届峰会在美国,而且在金融危机风暴的中心--纽约召开,这有象征意义的行动,是否预示20国首脑携手对付危机真有不畏艰难的勇气呢?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