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东盟宪章》:使命与精神
· 时间: 2009-01-07 · 翟崑

2007年11月20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左)把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好的《东盟宪章》交给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当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签署《东盟宪章》,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8年12月15日,东盟特别外长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召开,《东盟宪章》正式生效。这是东盟推动一体化进程的一大亮点,标志着东盟一体化进程终于有了法律规范和保障。印尼总统苏西洛在贺辞中指出,“《东盟宪章》标志着东盟加快转型,从一个松散联合体转变为以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宪章为各成员国的合作提供法律平台。”印尼媒体称“东盟朝欧盟式经济联盟迈进一大步”。

 

宣示东盟使命

《东盟宪章》的要点为:保持和加强本地区和平与安全;创造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加强民主、廉政、法治、人权;有效反应各种威胁、跨国犯罪活动和越境挑战者;减少贫困,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人力资源和福利事业;推广东盟身份认同等。

由此来看,《东盟宪章》的生效具有四大意义:

一是锁定东南亚的发展方向。东盟国家自己主宰这块昔日的大国逐鹿之地,必须在自强的基础上实现联合自强。各国在保持本国传统特征的同时,加速现代化建设,这是自强;各国借助东盟组织这个依托,通过一体化的途径发挥集体力量,这是联合自强。两者并进,互为支撑,这是东南亚在二战后摸索出来的正确道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盟就不断加速一体化,先是不断提速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后来提出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目标。《东盟宪章》则是指导和规划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总原则。

二是应对新的内外挑战。东盟41年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自我调整、应对挑战的过程。目前,经济全球化、亚洲力量格局结构性变化、非传统安全问题、东盟内部问题等,都需要东盟进一步协调内部关系和发展思路来解决。一些适应新形势的新原则和新方法需要得到肯定和固定下来。制定《东盟宪章》的目的就是要将东盟从一个松散的组织向具有一定法律机制性约束的组织转化。

三是巩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冷战结束后,东盟不仅成功实行大国平衡战略,而且主导了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东亚复杂的国际关系使东盟成为各大国共同接受的主导者,为东亚合作设计方向、左右进程、协调关系,而任何单一的东盟国家都不可能发挥此作用。因此,东盟一体化的程度直接关乎其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增强东盟的领导力建设。在此过程中,东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日益明晰,即对内一体化,对外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地缘中心。因此,东盟的具体目标特别明确,抢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东盟的口号特别响亮,做“活力亚洲的心脏”,强调其在亚洲崛起时代的“中心性地位”。为增强领导力,东盟不仅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高协调能力,将10国、10+1、10+3、10+6的关系处理好,同时还必须提高战略规划能力,始终保持战略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达东盟精神

东盟的创始成员国在1967年8月8日缔造这个组织时,预期并不高。现在,东盟正积极建设类似欧盟的共同体,并出台了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东盟宪章》。在此过程中,10国逐渐形成一种具有软实力效应的东盟精神,即锻造了一种权力,创造了一种方式,孕育了一种文化。

一是小国权力。当我们还固守东南亚是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竞技场这一老概念时,东盟已经通过集体力量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主宰本地区的命运。当我们还认为发展中的中小国家始终无法摆脱边缘受制的窘况时,东盟居然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10年前就超越中日关系的麻烦,创造出将中日韩包容在一起的东亚合作框架。当我们还因东亚地区合作无法仿效欧盟模式而沮丧时,东盟却赢得中日韩对其主导东亚合作进程的承认、尊重和支持。当我们还在为建立何种地区安全架构迷惑时,东盟成员间已无战事,并将和平区逐渐扩展到整个东南亚,进而于1994年成立东盟地区论坛为亚太27国提供讨论安全问题的公共平台。进入新世纪,除美国之外的亚太大国纷纷加入“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冲突”为宗旨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当我们还在抱怨缺乏通行简易的地区规范之时,以讲求回避矛盾、寻求共识为主旨的“东盟方式”,则既能对内缓慢培养地区意识,又能对外谨慎周旋于大国之间。

二是缺口方式。有人说,相对于欧盟一体化的伟大进程,东盟一体化进程就难看的就像块风干的奶酪。欧盟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欧盟的形成像石投水激起的圈圈水波,是由中心到外围的涵盖和辐射。只要外围国家趋于同质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东南亚就像宗教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政治制度博物馆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博物馆的堆积。东盟的形成,是用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圆圈,把诸多不同质的东西圈起来。它圈起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导致的不和谐就越多,产生的漏洞也就越多。但是,如果我们把欧盟这块模板撤掉,从东盟国家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东盟又是一个弥补缺口的组织。尽管东盟成员间的相互认同程度低,但东盟毕竟迫于对外部威胁的长远共同担心,而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东盟弥补了本地区缺乏自身保护网的大缺口。东盟已经成为各大国争取的对象,能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周旋于大国之间,使东盟成为权力的中心--东盟弥补了自身缺乏权力基础的漏洞。尽管东盟在机制化建设上口号多于行动,虚多实少,难以落实,但东盟填补了东南亚没有地区方向感的缺口。

三是合作文化。一个地理上破碎、历史上陌生、气质上多元、权力上弱小的东南亚,反倒孕育了一个日益走向整体性的东盟。是什么把这些散落在山河岛屿中的国家黏合在一起?是什么又给予这个组织以趋利避害与时俱进的动力?答案兴许是东盟所造就的“合作”文化。“合”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体现着东盟为联合自强而发展的一整套解决矛盾的智慧。东盟不断丰富和进化着“合作”这个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比如说化合矛盾、联合自强、弥合分歧、社会融合、经济聚合、伙伴竞合、新老磨合、地区整合等等。“合”也许是东盟从无为到有为,从过去走向未来,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原动力。

但是,近年来,亚太大国对塑造本地区未来秩序的自觉性渐长,大国协调显示出非同凡响的积极意义,加之东盟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所弱化,东盟的特殊地位自然降低。一些国家和学者,甚至是东盟自己,出现唱衰东盟的声音。东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样多,“这既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又是一个悲哀的时代”。但是,在真正的建立起大国协调架构之前的漫长岁月,东盟的作用和地位,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东盟自己也得振作自强。天堂和地狱之间,永远是一线之隔。由此说来,与其说东盟在享受巨大的荣耀,不如说在承受巨大的危机。这是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原动力。希望《东盟宪章》的生效能给东盟一体化带来好运。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副所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