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举办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之际,在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爆发了俄格军事冲突。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俄罗斯维和控制区,并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当天,俄军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并控制了格鲁吉亚中部的城市、斯大林的故乡哥里。这场6天的军事冲突导致1600人死亡,11.8万人沦为难民。8月12日,由法国总统萨科齐从中斡旋,俄格达成停火协议。根据该协议,冲突各方应立即将其部队撤回8月6日前所处的位置。南奥塞梯梯恢复了冲突前的俄罗斯的维和地位。
此次的军事冲突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俄罗斯承认阿布哈兹和那奥塞梯的举动,更与冷战后俄罗斯反对西方国家支持车臣独立的立场相背,不能不引起国际舆论震动。
俄罗斯外交政策五原则出台背景
俄罗斯撤走了除维和任务以外的军队,但在外交上随即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国家杜马的决议,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他通报了俄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的决定。俄罗斯这一行动明显违背了1991年12月21日独联体国家的阿拉木图协议,也违背了国际法尊重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而俄罗斯的车臣问题非昔日可比,不担心西方肢解俄罗斯。俄罗斯的行为遭到西方国家和谴责。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在西方支持下也表现强硬,警告说,格鲁吉亚决不会容忍失去自己的任何领土,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仍将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他将谋求让国际力量进驻冲突地区,取代俄罗斯维和部队。西方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问题上的较量进一步升级。北约国家公开支持格鲁吉亚抗俄。北约国家的18艘军舰出现在黑海,与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对峙。
欧盟领导人9月1日的峰会前就表示,将推迟讨论欧盟与俄罗斯的框架协议。欧盟特别峰会决定取消原定9月15日和16日举行的欧盟与俄罗斯新伙伴关系会谈和相关低级别会议;并讨论声援格鲁吉亚的数项措施:增加对格鲁吉亚的人道主义援助和重建援助;放宽欧盟对格鲁吉亚公民的签证限制;深化欧盟与格鲁吉亚关系,尤其是贸易关系;向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派遣欧盟观察员,监督停火协议执行。俄罗斯作出回应,只要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一天不辞职,就应该对其进行武器禁运。梅德韦杰夫警告说,如果欧盟采取对抗措施,俄罗斯将反击。“我们同样将捍卫我们商业团体在海外的利益,”梅德韦杰夫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如果有人采取挑衅行动,我们将反击。” 8月26日,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希望发生新的冷战,但对于这一前景并不惧怕。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梅德韦杰夫在8月31日接受俄罗斯三家电视台记者联合采访时阐述俄外交政策五原则:俄罗斯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俄罗斯认为世界应多极化,单极世界不可接受;俄罗斯不希望和任何国家对抗;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俄罗斯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
解读俄罗斯外交政策五原则
梅德韦杰夫将“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作为第一条,是预留外交谈判的空间。作为法律专业出身的梅德韦杰夫,他不可能不熟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他不可能不预计到,俄罗斯宣布外交承认格鲁吉亚两个分离地区独立会得到何种反应。提出外交五原则也为俄罗斯的出兵提供解释的空间。
“世界应该多极化,不接受单极世界不可接受”,反映俄罗斯对世界格局一贯立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发表《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中俄又发表《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都阐述的这一思想。梅德韦杰夫重申这一原则,不外是再次警告美国。俄外长拉夫罗夫在9月1日在俄罗斯外交学院讲演时警告美国要适应新世界。拉夫罗夫说,俄罗斯希望在坦诚基础上同美国发展关系。即便双方互相理解和达成一致的希望非常渺小,俄方依然将与美方进行对话。美方必须清楚,大国间的积极关系只可能建立在“严格对等和绝对坦诚的基础上”。拉夫罗夫指出: “美国生活在自身单极世界的意图持续已久,这是危险的状况。并且,我们看到,它已表现在反俄挑衅事件中。其中,包括第比利斯对南奥塞梯的‘入侵’。”
“俄罗斯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对抗”,不仅意在争取欧盟,也是警告一心加入北约的某些独联体国家。他呼吁欧盟在9月1日的峰会上“从欧洲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行动,而不要屈从于美国的要求。
“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是重申将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与尊严放在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俄罗斯族的公民在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定居是苏联70多年历史形成的一个现实问题。但苏联解体后,这成为族际冲突和国家冲突的根源。
“俄罗斯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梅德韦杰夫解释说,友好地区的范围不限于俄罗斯的邻国,还有俄罗斯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优待的国家。这反映出俄罗斯要重返前苏联的战略地区,比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古巴和委内瑞拉。
虽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梅德韦杰夫在显示俄罗斯的强硬立场的同时,也展示外交灵活一面。他说,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景不仅取决于俄方,还取决于俄罗斯的朋友、伙伴和国际社会。他还说,虽然俄罗斯并非制裁政策的拥护者,但俄方不排除必要时通过对其他国家采取外交和经济制裁的特别法律。
在利益与国际法原则之间寻求平衡点
如何看待梅德韦杰夫所宣布的俄外交五原则?笔者认为,这是实力逐渐恢复后的俄罗斯对美国推动北约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反应,也是俄罗斯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立场基础上预留未来外交谈判的空间,是在维护本国利益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之间寻求平衡。
梅德韦杰夫说,是格鲁吉亚方面向南奥塞梯平民和俄罗斯维和人员发动了侵略。这种“有预谋的野蛮行径”造成数千人员伤亡,几万难民逃离家园,大量建筑被炸毁。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只希望完成制止暴力、保护平民和尽快恢复和平的任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俄罗斯向格鲁吉亚出兵的决定,为该国捍卫国家利益树立了新的标准。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8月2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由于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使用武力,破坏了所有安理会此前通过的有关决议,从而造成了一个“崭新的现实”。这都是俄罗斯在维护自己利益寻找根据。
对梅德维杰夫提出外交五原则,我们还必须从冷战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和北约两轮东扩的大背景下分析。冷战后俄美只在极短的时间里保持了蜜月关系,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在不少国际问题上立场相左。两国的战略利益发生冲突是两国关系不睦的根本原因。
俄格冲突的深层的内涵是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已经威胁到俄罗斯的利益。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的欧亚大陆交界处,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紧邻外高加索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近年主导修建了从巴库经第比利斯到土耳其杰伊汗港的输油管道,将本应经俄罗斯输出的里海石油绕开俄罗斯向西欧输出。虽然俄罗斯与德国达成了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出天然气的计划,也不能抵消美国和北约不断触碰俄罗斯战略安全的“红线”的举动刺痛俄罗斯的敏感神经。
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独立后的布哈兹冲突、南奥塞梯冲突中,取得派出维和部队的地位。当时的谢瓦尔德纳泽对此是欢迎的,并以加入独联体作为回报。根据2003年俄格总统达成的协议,俄罗斯维和部队驻留期限延长至2013年。这一协议规定,但是只要冲突一方要求停止行动,随时可以重新审议维和期限。由于担心阿布哈兹爆发战争,格鲁吉亚至今没有行使这一权利。
2004年4月北约第二轮东扩,吸收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北约的军队已经驻扎在俄罗斯的西北大门。此后,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梅尔多瓦也提出加入北约的计划。面对北约不断东扩的进程,俄罗斯实在难以吞下苦果。自2003年底格鲁吉亚颜色革命以来,美国利用格鲁吉亚领导人更替和政策转向,力图在外高加索地区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上台以来一直奉行积极融入西方、加入北约的政策,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俄利用在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维和主导地位加以阻挠。
俄罗斯在普京总统两个任期内国家逐步稳定,经济恢复,特别是得力于国际石油价格高企,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还清了巴黎俱乐部的债务,已经具有向西方展现强硬姿态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早在2008年3月25日,刚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说过,俄罗斯不准许这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国家加入北约的“成员国行动计划”。梅德韦杰夫表示:“我们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局势感到不满。我们认为,这将严重扰乱欧洲现有的安全架构。”由于担心俄罗斯的态度,在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约首脑会议上,北约暂不批准格鲁吉亚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但承诺格鲁吉亚最终将加入北约。
2007年初美国提出在波兰部署北约的反导系统和在捷克部署雷达侦察系统。美国提出,这一计划是针对伊朗的,而俄罗斯不接受这一说法,认为是针对俄罗斯的。今年8月中旬,在俄格冲突不久,美国与波兰就建立反导基地问题达成协议。对此,俄驻北约大使罗戈津表示,美波在俄格发生冲突之际达成协议,表明该基地就是针对俄罗斯而建。
2008年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不顾俄罗斯的反对,承认科索沃独立,俄罗斯已经暗示采取相应的行动。普京早在担任俄罗斯总统后期就曾不止一次地抨击西方的对俄政策。2008年年7月出台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更是明确指出,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计划及其军事设施靠近俄方边界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因为它破坏了平等安全原则。此次俄格军事冲突表明,随着俄罗斯恢复实力地位,对美国及北约频繁的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失去耐心。
俄罗斯的舆论调查显示,俄罗斯需要强硬的领导人。此前西方媒体评论,梅德维杰夫可能比普京更自由化,更容易打交道。但现实表明,俄罗斯的大国梦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也是梅德维杰夫执政风格。俄罗斯正在重返国际舞台,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将会伺机反击北约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
俄罗斯并不希望重新回到冷战期间与西方国家对抗的状态。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迫使西方国家不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跑。俄罗斯也期待美国大选后的结果,期待美国新领导人能够改变布什政府的政策。梅德韦杰夫在8月26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俄罗斯需要的不是“冷战”,而是与美国等西方伙伴建立真正的建设性关系,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是务实精神和双方的意愿。他还表示,俄罗斯不愿将俄美关系复杂化,并且准备与美国人民即将选出的新领导人合作。俄罗斯一方面强烈表达对美国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不满,一方面表示要尊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实际是保留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为在现实国家安全利益与国际法原则之间寻找平衡点。
(作者为外交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