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陆克文时代的中澳关系
吕 翎 · 时间: 2008-04-08 · 沈世顺

 

4月9-12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来华访问,开启陆克文时代中澳关系的新一页。陆在大选前表示,一旦成为总理,希望澳中关系更上一层楼。上任后他又承诺将尽早访问中国,这次访华是他首次正式海外出访。中澳关系、贸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是他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重点。这次访华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有助于推动中澳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展望陆克文时代的中澳关系,有更多的积极因素将促进中澳关系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只要谨慎处理,就能确保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积极因素

发展中澳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霍华德执政时,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确立了“二十一世纪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关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9月访澳时,中澳宣布共同建立中澳战略对话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中澳关系。

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29亿美元,是建交之初的383倍。去年1-10月,中澳贸易总额已达349.8亿美元,全年两国贸易总额将超过42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超越日本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澳与中国的贸易额相当于澳与整个非洲大陆的贸易额。

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点从两国的进出口产品就可以看出。中国从澳进口货物以铁矿砂、氧化铝和羊毛等产品为主。而中国对澳出口以机电、高新技术、服装、纺织品等产品为主。

陆本人及其家庭喜爱中华文化,重视发展中澳关系。陆克文曾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过。在双边关系的发展中,个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新政府认识到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性。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自上台之初,即宣布将坚持“融入亚洲”的外交政策,强调提升在亚太地区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以及东亚峰会等区域性组织的作用。

陆克文在悉尼举行的东亚论坛上说,外交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必须被看作是国内利益的自然表达和延伸。为了增进国家利益,澳大利亚必须增加与外界接触,应对来自国外的各种挑战。澳新政府要想实现“富有创造力的中等强国”的外交目标,与中国的合作是必要的。

澳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地区内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力量,只有在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的情况下,澳利益才能获得最好的保证,澳必须在双边、多边和全球事务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从经济利益来看,澳新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萨尔•艾斯雷克说,澳大利亚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政府仍在平衡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战略利益之间的关系。

为使中澳关系持续发展,澳正在制定一个为期五十年的中澳战略,其核心是强调中澳之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领域、生物科技领域和清洁能源领域。

中澳在国际问题上有许多共同或相似的立场。陆克文政府在外交战略上奉行多边主义,尊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这些主张与中国有共同之处,有利于促进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陆克文在访问联合国期间还表达了澳大利亚谋求2013年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的意愿,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中国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在亚太地区的大国关系中,陆克文政府不与日本搞安全联盟,不赞成搞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美日澳印“四国联盟”,将牵制美、日等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有利于增强中澳互信,促进两国关系深入发展。

陆克文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他说:“作为一个发展壮大的势力,中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被动参与者,而应该扮演起主导的角色,采取措施维持令自己获得成功的体系。”这有利于中澳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相互配合。

陆克文知道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陆青年时期曾在台湾求学,对台湾问题有深刻理解,认为“台独”意味着战争,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潜在问题

下列问题有可能影响到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

在贸易问题上,澳将更具进攻性,不甘当中国的原料来源地,还要向中国推销其它商品;对澳制造业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受国内政治影响,澳对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等问题将更加重视,势必对中国提出更高要求。

最近的澳洲矿产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对力拓(Rio Tinto) 的收购案就是一例。这起有垄断操纵价格之嫌的收购,受到中国铝业公司的反对和阻遏,引起全球瞩目。

上个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更为严格的投资政策,陆克文强调,这一政策调整并非针对中国。但不容忽视的是,该政策出台之时恰好是中国钢铁企业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集团9%股权。

中澳自由贸易安排谈判问题。目前,中澳双方还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第11轮谈判将于2008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

工党此前曾明确表示,将双边贸易安排谈判置于次要地位,设立谈判基准,只有在确保澳获得净收益的条件下才谈。中澳自由贸易安排谈判进展不顺的主要症结在于澳方提议覆盖面广、标准要求高,这种安排超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澳新政府如继续提高要价,谈判进程有可能搁浅。

3月26日,陆克文在悉尼的一个大学论坛上发表讲话称,中澳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速度近期有所减缓,他会在访问中国时努力推动谈判加速,希望澳采取务实的措施,早日达成自由贸易安排,因为这将以利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发展。

澳新政府将更加重视人权问题,声称促进“全面人权”是其核心外交政策,不能因经济目标和其他外交目标而打折扣。其对中国人权问题关注势必加强,提出尽管两国人权对话机制运转良好,仍不排除就个别案例向中国提抗议。在这个问题上,澳新政府如把握不当,有可能出现对中国片面指责情况,伤及两国关系。

对中国来说,其人权状况是愈来愈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还有改善的地方。保护人权,尊重人权,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政策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可能存在认识差距,但两国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加强沟通,通过对话是可以解决的。

澳已签署《京都议定书》,有可能在减排问题上对中国加大压力。工党认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中国”,要利用与我友好关系和其能源供应国的地位“帮助中国制定应对策略”,并将提议成立“澳-中全球气候变化委员会”。

去年,胡主席访澳时,两国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联合声明,表明两国愿意共同关注和应对这一问题的坚强决心。“节能减排”问题也已列入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分歧也是可以弥合的。

西藏问题。最近由达赖集团煽动和策划的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谴责。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政府为恢复西藏的法律和秩序所采取的措施,但澳并不在其中。

希望澳在了解了真相后,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清楚的是非判断。澳反对把奥运政治化,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支持和配合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立场值得赞赏。陆克文表示全世界都期待着这将成为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如何正确处理中美日澳四边关系,使之良性互动成为澳新政府的课题。陆在未当选时曾对中澳美等关系发表了他个人的看法:“由于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存在良好而强劲的关系,我们能够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一个非常积极的角色。有的时候中美之间会产生一些紧张和矛盾,但澳大利亚愿意利用未来的任何机会,帮助维护一个强劲的、和平的、繁荣的中美关系未来。这将是21世纪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础。对此,我们澳大利亚愿意竭尽所能。”现在他在台上,未来如何处理澳与中美日等国的多边关系将为各方瞩目并接受考验。

陆访问美国,主要是为了安全利益,而访问中国则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从外交政策的传承、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等各个角度来看,澳对美外交优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着长达57年的军事同盟关系,在安全、经济和科技等战略利益方面都需要依靠美国的支持。但问题是,如何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是一味追随美国,还是有自己的独立性。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正确决策,对澳大利亚维护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中澳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两国关系仍存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互信协调,陆克文时代的中澳关系前景是美好的。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