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中)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受到欢迎。
进入11月以来,美欧之间高层互动频繁,欧洲几个大国的领导人都发表了不少被部分欧洲媒体评为有些“过分亲热”的亲美言辞。
“我们热爱美国”
11月6、7两日,被称为“几个时代以来最亲美”的法国新当选总统萨科齐继夏天在美国度假之后,对美国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他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并前往华盛顿故居弗农山庄,追忆美国独立战争时代的法美友谊。萨科齐一到美国就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们热爱美国”,“我希望重新征服美国人的心”,明白无误地传递了他希望同美国改善关系的意愿。
在美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讲演时,萨科齐承诺法国要在反恐、阿富汗、伊朗、巴以和平等问题上加强与美国合作。他特别强调,法国军队将继续留在阿富汗,直到阿富汗战争结束。“因为在阿富汗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以及大西洋联盟的前途。”在伊朗问题上,他重申“法国不会接受一个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伊朗”。这些言论,再加上萨科齐曾建议一些法国公司从伊朗撤资,表现出萨科齐在伊朗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令美国国务卿赖斯大为赞赏,她希望法国能在欧洲领一个头,起到示范作用。
布什的接待秀还远没有结束。仅过了两天,11月9日至10日,布什又用那辆新闻报导中常见的福特皮卡车把德国总理默克尔接进了自己位于得克萨斯的克劳福德农场。布什继续用其淳朴的牛仔做秀说,在得克萨斯,如果把某个人邀请到家里作客,是热情和尊敬的象征,“我对默克尔总理的感觉就是这样的。”默克尔在结束访美会见记者时称布什为“亲爱的乔治”,感谢布什邀请她和丈夫来到“这个星球上非常美丽的地方”,同她一起散步,就各方面问题交换意见。而且同意让美国的技术人员在其总理办公室安装能直接与白宫通话的视频系统设备,双方还商定将定期讨论有关伊朗、阿富汗、气候变化和贸易等问题。
英国新任首相布朗本月12日首次就英国外交政策发表讲话,讲话内容有些出乎评论界的意料,他称自己“与反美主义格格不入”,他多次强调英国“最重要的”的外交关系是与美国的关系,其次才是同欧洲等地区的邦交。他说:“我相信,我们和美国建立在共享价值观基础上的关系,构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今天法国、德国和欧盟正与美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这无论对英国还是对欧洲或更广泛的世界来说都是有益的。”他说,整个20世纪表明,欧洲和美国相互疏远就产生不稳定,欧洲和美国结成伙伴,世界就变得强大。
“在今后几年里,我相信欧洲和美国面临几个时代以来最好的机遇,可以共同取得历史性的进步。”在伊朗核问题上,他公开称,如果伊朗继续漠视国际社会对该国铀浓缩活动的关注,英国将敦促各国不要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和金融领域进行投资,“伊朗不要对我们的认真态度有所质疑。”布莱尔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没有如此强硬。难怪美联社在报道布朗演讲时说,观察家都认为布朗会和美国拉开距离,可没想到布朗会盛赞美英同盟有利于世界。
为什么布什突然变得有吸引力?
2003年,围绕伊拉克战争,美国与其传统欧洲盟国法国、德国产生了严重分歧。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法、德等反战国家划归为“老欧洲”,法德公开反对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发动战争,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说法,美欧关系“经历了自50多年前创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时隔4年,在欧洲几个大国更换领导人之后,美欧关系转暖,趋于正常。对于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有两种认识:
一种说法是德法两国的新领导人都是右派,有“亲美”情结,他们的价值观和布什的保守派观点相符,因此颇有共同语言。但这种说法并不站得住脚,如果说保守派,那么希拉克也属于保守的右派,但这并不妨碍他冲在反对布什的最前线。另一种说法是欧洲领导人看重的不是布什,而是瞄准了美国的下任总统,他们的对美友善言论是在为布什之后改善美欧关系做准备。但这种说法也准确,因为在时间点上,目前谁也无法预知未来究竟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会赢得美国选举,现在就预热对欧洲国家来说,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为什么乔治•W•布什突然对欧洲几个大国领导人具有吸引力了呢? 这并非因为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更迭,而是布什的变化导致美欧关系的改善;在现实主义思维逻辑下,欧洲希望利用美国暂时的弱势,去影响它的政策走向和观念,而前提首先是让美欧关系热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