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伊朗核计划争执的焦点何在?
吕 翎 · 时间: 2007-11-20 · 华黎明

伊朗对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继美苏之后最早着手核技术研发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至上个世纪70年代,伊朗已拥有一个零功能反应堆、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1971年,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不久又入股“欧洲气体扩散组织”(EURODIF)。1974年,在西德帮助下,伊朗在波斯湾港口城市布什尔开始动工兴建核电站。这一切都发生于冷战年代巴列维统治下的亲美的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由亲美转为反美。美国对伊朗核计划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根据NPT,除5个核大国外,所有签字国都承诺不研制核武器,但是,均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且应得到有核国家的帮助。伊朗是NPT 的签字国,承诺不研制核武器,一度还签署了NPT的附加议定书,接受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随时随地的突击检查。伊朗官方始终强调,伊朗发展核技术只用于和平目的。伊朗在法理上占据优势。但是,美国认定伊朗是个“邪恶轴心”国家,是在“玩弄”规则,它掌握核燃料循环技术很危险,因而要千方百计阻断伊朗获取核技术的道路。

国际社会多数国家虽然不认同美国的“邪恶轴心”说,也认为伊朗应该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是在核问题上对伊朗缺乏信任。原因是:

1、伊朗自1984年起,在没有IAEA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秘密地建立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铀转换、浓缩铀加工和重水反应堆)。只是在2002年,伊朗反政府组织将上述计划曝光后,伊朗才被迫向IAEA通报了实情。

2、伊朗始终未能向IAEA澄清其核计划的军事性质及其与革命卫队的关系。

3、伊朗向IAEA隐瞒了它从黑市购得的高性能P-2离心分离机。

所以迄今为止,IAEA的报告不能肯定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要求伊朗暂停一切与浓缩铀相关的活动,待问题澄清后再恢复。

对IAEA 和联合国来说,伊朗核问题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伊朗只要澄清有关事实,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就可以与NPT其他签字国一样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终极目的却是实现伊朗政权的更迭,核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这就是伊朗核计划争执的焦点。

自从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世界再也没有使用核武器的记录。但是,60年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一个增加至八个,其中美、英、俄、法、中五个被NPT承认为“有核国家”拥有和部署的核弹头共有14,300多枚。三个不被条约承认的有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拥有大约200枚核弹头。这些核弹头足以毁灭地球百余次。核武器发展到今天,与其说是为了战争,不如说是为了讹诈和威慑,更多国家则把它当作是谋求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手段。

NPT是在美国主导下制订的游戏规则,它确实起到了遏制核武器扩散的作用。30年前,人们当时预期现在全球应该有30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是实际上只有8个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NPT有积极意义。但是,它毕竟只治标而不治本。根本的问题是,这个世界还不太平。尤其是许多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遭到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的威胁。尽管核武器并非是保护国家安全的灵丹妙药,仍有一些国家对它趋之若鹜。美国入侵伊拉克震慑了利比亚,自动弃核,但同时也刺激了更多国家加快获得核技术的步伐。

其次,在严厉禁止他国发展核武器的同时,美国已悄然启动核武库扩充计划,加紧研制两种新型核武器,一种低当量的“迷你核弹”(“mini-nuke”)和一种威力强大的地下钻入式核弹;美国 2005年度预算案中,为研制和扩大美国的核打击力量准备了68亿美元的预算,比美国10年前用于同样用途的开支翻了一番。美国从不要求以色列签署NPT,对以色列已经拥有核武器也是视而不见。于是就有一大批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拒不加入NPT,一些国家虽然签约但秘密违背,有的,如朝鲜,则公然退出该条约。美国的双重标准嘲弄了全世界盼望制止核扩散的人们的善良愿望,它怎能指望别人来认真对待这个条约呢?核不扩散体制正面临崩溃的危险。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