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欧洲领导人更迭之后
吕 翎 · 时间: 2007-10-23 · 杨成绪

2006年11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政,今年5月萨科齐入主法国爱丽舍宫,6月布朗成为英国首相。德、法、英三个欧洲大国领导人先后更迭,对欧盟的发展和大国关系产生的影响,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自从法国、荷兰公决否决欧洲宪法草案后,欧盟扩大进程继续,但由于内部分歧加剧,实际上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希拉克和施罗德反对伊拉克战争,恶化的欧美关系有所改善。欧俄关系面临种种困难,发展前景难以预测。面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欧盟受到竞争的压力,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

默克尔成长、受教育于东德,萨科齐是出生在法国的匈牙利后裔,布朗是苏格兰人。这三个领导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验,而默克尔和她的前任施罗德分属两个不同的政党。国际形势的变化,欧盟处境维艰,欧洲这三位新领导人又具有和他们的前任不同的政治风格,他们的作为也必然有所不同。看来,布朗和布莱尔之间在政策上的差异显然要小于默克尔和施罗德之间以及萨科齐和希拉克之间在政策上的差异。

 

推动欧盟 摆脱困境

这是欧盟各国共同的愿望。默克尔上台伊始就提出要解决欧盟宪法条约问题。今年上半年,在默克尔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活动。萨科齐在当选新总统的当天立即表示“法国又回到欧洲来了”,并立即着手于推动欧盟各国重新启动对欧洲宪法的讨论。德波、法波、德法首脑互访密集,相互做出妥协,为6月23日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就替代《欧洲宪法条约》的新条约框架内容和“路线图”达成一致。预计2008年各国将进入批准条约的进程。法、德两国努力说服波、英、捷、荷从大局出发,促成解决欧洲宪法问题,显示德法轴心仍然是扩大后欧盟的主要推动力。欧盟27国弥合分歧,以大局为重,增强凝聚力,维护了欧盟发展方向,增强民众对欧盟未来发展的信心。

欧盟三国领导人中,默克尔以稳健见长,布朗寡于言辞,只有萨科齐频出奇招,语出惊人,被视为政治界中的“另类”。布朗一向反对英镑加入欧元区,他将会长期观察欧盟的发展趋势是否会符合英国的利益。在最近的将来,布朗和一向崇尚英国经济体制的萨科齐会和好相处。默克尔和布朗两人都比较务实,两人的父亲又都是牧师,相处不会太难。而萨科齐和默克尔则由于性格差异较大,要做到以德法两国领导人那种默契合作关系,看来尚需以时日。萨科齐认为欧元币值过高,对欧洲经济不利,力主干预欧洲央行,降低欧元汇率,遭到德国反对。德国对萨科齐未与德国和欧盟协调就与利比亚签署核能备忘录等多项合作项目,也颇有微辞。美国利用新老欧洲分歧,企图加强操控欧盟,俄罗斯也利用能源分化离间欧盟。面对这种种压力,欧盟领导经过磨合,会逐步缓和相互存在的分歧,推动欧盟团结自强,提高在国际上拥有应有的大国地位。

 

修补与美国关系

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德美、法美关系跌入至低谷。而随着施罗德和希拉克下台,美国反战呼声日益高涨以及近来欧美关系的加强,使欧盟德、法、英三国领导人更迭成为修复欧美关系的最好的契机。

默克尔上台后,先后5次晤见美国总统布什,两国在中东、伊朗核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特别是2006年11月,默克尔初次访美就建议建立“欧美自由贸易区”和“跨大西洋经济伙伴关系,推动欧美在统一技术标准及监管规定,加强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

萨科齐被认为是亲美的右翼政治家,他尽管认为美国入侵伊拉克是严重错误,但是他对美态度和希拉克还是大有不同。萨科齐在当选总统前去美国,见布什总统后对美国媒体表示,“反美主义只是一种精英们迷恋的产物,绝对不是法国大多数民众的观点”萨科齐当选总统后,再次至美国“休假”,步普京后尘,到老布什家做客,顿使法美关系升温。法国国防部长莫兰和前外长韦德里约向萨科齐建议法国全面重返北约。此举在于和美国修好,重返北约,提升法国在北约中的地位。据悉,萨科齐将在11月再次访问美国,为就法国重返北约和美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英美两国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关系,英国政坛易人不会给这种格局带来实质性的变化。英国始终发挥美国通向欧洲的桥梁作用。但是布朗不会像布莱尔那样对美国亦步亦趋,他出于内政考虑,将坚持从伊拉克撤军,这必将影响美英关系。布莱尔下台前,即已将英国在伊拉克驻军从1.8万人减少到5500人。布朗主政后,9月2日又将500名英军撤出巴士拉宫,部署在巴士拉机场附近的英军基地。布朗10月8日宣布,英国计划在今后几个月内英国将从目前5500人削减到4000人。而从明年春天开始将驻伊拉克英军减少到2500人。美国对此已作出强烈反应,称“美英特殊关系有降到新低点的危险。"

欧盟在加强和美国关系的同时,对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默克尔上台初访美前,公开批评美国黑狱虐囚事件,即是一例。面对美国分别和波兰、捷克就建立反导系统进行谈判一事,默克尔公开表示,此事应在北约内部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和俄罗斯公开讨论。欧洲舆论反映,美国在波、捷部署反导系统,造成欧盟内部分歧深化,也有分化欧盟的意图。而欧洲民众始保持强强烈的反美势头。欧美在能源和减排问题上的利益差异和分歧也很明显。

看来欧盟政坛更迭,将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从维护欧盟自身的利益出发,欧美关系的改善仍有一定的限度。

 

降温的欧俄关系

俄罗斯与其欧洲邻国的关系已经跌到了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欧洲国家指责俄罗斯民主倒退,走上专制政治道路。欧美继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围绕中亚、黑海能源管线建设以及解决科索沃等问题与俄罗斯争夺与磨擦加剧。德、法、英领导人更迭,并没有能改变欧俄关系继续恶化的势头。美国决定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俄罗斯做出强烈反应,宣布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甚至威胁将核武器重新瞄准欧洲。美俄争夺欧洲已进入炽热的时期,欧俄关系改善遇到重重障碍。美国将欧洲分成新老欧洲,东欧国家特别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成为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面对俄罗斯,欧盟内部分成两派,新欧洲主张对俄强硬,而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希望和俄罗斯改善关系,加强合作。

但是,近年来,欧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从2000年到2006年,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增长了近两倍,达到2310亿美元,欧洲在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中占了近53%。俄罗斯吸收全部外资中有一半以上来自西欧。俄罗斯是天然气和石油分居第一和第二的油气出口大国。欧盟对俄的能源依赖不断扩大。俄德合作铺设跨越波罗的海的天然气管道。俄与匈牙利签订了延长到土耳其的“蓝色溪流”天然气管道,与保加利亚和希腊签订了修建输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俄罗斯还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订了扩大它们的油气过境到俄罗斯输往欧洲的重要协议。这些协议显示俄罗斯正在设法修建的管道绕过了反俄最为坚决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也对美欧绕过了俄罗斯从中亚各国直接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计划制造了困难。

这一事实表明,欧俄通过协商、谈判、寻求改善关系,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德国舆论认为,“从长期看,与不断冲突相比,和睦的改进关系对双方都更为有利。结成伙伴关系越快越好。”“欧洲人没有理由匆匆忙忙。他们首先应该加强自己的团结,然后耐心地力争与莫斯科缔结新条约。”

 

中欧关系前景

在欧盟与中国之间,有着美国和俄罗斯。从地缘政治上看,中欧没有利益冲突,从战略上看,欧美、欧俄关系变化从根本上不会严重影响中欧关系。而从经济上看,欧盟近年来一直保持中国头号贸易伙伴的地位。

欧洲新旧领导人更迭,不会改变双方继续发展关系的趋势。只是新领导人对中国的了解,感情上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可能不如老领导人。而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欧洲日益将中国视作竞争对手,要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一形势下,有的领导人可能更突出价值观的分歧,在贸易上要求采取保护主义对付中国。在气候变化、非洲问题上继续保持对中国的压力。美国因素和日本因素也在不时地影响欧洲领导人的决策,默克尔在解决武器禁运的立场和施罗德有着明显的不同。今年3月下旬,日本首相安倍访问德国谈及对华武器禁运问题,默克尔明确表示“德国反对的立场不变”。最近,默克尔不顾我国政府的反对,在总理府会见达赖,不能不对发展中德关系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但是人们看到,今年以来,中欧双方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政治互信增加,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上协调与合作增强。默克尔上台后,去年中德两国总理实现了互访,战略对话机制启动。中德两国总理四次热线通话,就热点问题交换看法。继今年8月默克尔两度访华后,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将相继来访。

从总体上来看,欧盟重视中国经济发展为欧盟创造了机遇,对中国采取相对而言比较务实的态度,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