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伊拉克局势依旧严峻
吕 翎 · 时间: 2007-05-18 · 刘月琴

 

纵观萨达姆政权被推翻4年来的伊拉克形势,安全问题已成为难以解决的痼疾,足以让美伊两国政府焦头烂额。伊战爆发之初,布什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伊拉克实现民主和自由,但时至今日,伊拉克安全问题和不断上升的美军死亡人数,对布什来说更像是难以摆脱的噩梦。尽管国际社会正在为解决伊拉克安全和重建问题不断努力,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彻底解决伊拉克问题十分不乐观。

 

伊拉克国际契约

2006年5月,伊拉克马利基总理向联合国请求,希望建立一个由国际社会参与、支持伊拉克重建的“国际契约”,提议得到了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支持。为帮助伊拉克摆脱困境,尽快走上国家重建轨道,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联合国于同年7月27日与伊拉克政府共同发起了一项“国际契约”重建计划,以帮助伊拉克在未来5年内实施重建,并寻求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这个合作框架的目标是在国际社会与伊拉克之间建立一种“永久的伙伴关系”。

2007年3月16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就援助伊拉克问题举行国际会议,来自9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回顾了“伊拉克国际契约”发起以来所取得的进展。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议上的阐述,“伊拉克国际契约”重建计划旨在帮助伊拉克与国际社会建立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2007年5月3日,旨在促进伊拉克和平与重建的“伊拉克国际契约”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约60个国家和12个国际及地区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包括美国、英国、伊朗、叙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埃及外长阿布·盖特在开幕致辞中说,解决伊拉克问题需要伊拉克人民内部的政治和解,依赖军事手段无法解决伊拉克问题。民族和解是处理伊拉克问题的出发点,是维持一个统一的伊拉克的保证,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条件。

伊拉克战后安全局势最大的特点是,反美武装剿而不灭,甚至是越剿越多,美国和伊拉克政府对此一直是束手无策,他们需要对付的力量很多,包括逊尼派反美武装、什叶派的“迈赫迪军”、“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以及“安萨尔·松纳军”、“奥马尔旅”等,其中,对付什叶派“迈赫迪军”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不亚于对付逊尼派反美武装。

不要以为大张旗鼓地召开几次会议,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就会发生改观,事实证明,伊拉克战后的国际会议已经召开过几次,但对安全局势的改变丝毫没起任何作用,暴力袭击、自杀爆炸等事件依然严重,巴格达每天都是血流成河,这是人们预料中的结果。伊拉克战争带给伊拉克人的是冲突、流血、死亡、哭泣、眼泪、愤怒、毫无尊严等等,伊拉克人的心理防线全乱套了,每个人都没有安全可言。

就改善安全条件而言,沙姆沙伊赫会议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各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确保伊拉克不走向分裂。伊拉克问题正在演变成另一个巴以问题,正在走入长期化,如果说巴以问题无解,那么伊拉克问题也将归入无解。伊拉克人认为,在伊拉克领土上存在外国占领军只会激化民族矛盾和各派别之间的利益争斗,不断触发暴力事件。

目前一系列紧迫问题中,安全形势与民族和解最为棘手,它将直接影响伊拉克经济重建能否启动,但是就这两点而言,实在看不到任何缓解的希望。

 

世界大国、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周边国家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伊拉克经济重建进程中,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的邻国很难插上手,这是因为伊拉克战争的红利几乎全部落在美国公司手里。伊拉克的邻国伊朗、叙利亚等国想帮助伊拉克,但受到美国的制约。美国一直严防伊朗和叙利亚干预伊拉克的事务,指责他们纵容反美武装通过两国的边境而进入伊拉克。由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牵头的伊拉克问题小组正式向布什提交的报告中建议,通过地区对话的办法解决伊拉克问题,不过,这个设想将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与伊朗和叙利亚之间的隔阂很深,各方需要确立互信尚需时日。

伊拉克战后,经济上主要依赖外国援助,经济重建一直难以启动,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重建资金严重短缺而影响经济发展。伊拉克战后经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以上,筹集巨额资金十分困难,途径有两个:一是依靠国际援助;二是依靠本国石油收入,而恰恰这两点都没有保障。2003年10月,在马德里召开的为伊拉克重建筹款国际会议上,法、德、俄一致拒绝出资,不愿“慷慨解囊”,后法、德仅同意在欧盟框架内出一点象征意义的钱。国际社会在战后成立了“伊拉克重建国际捐赠委员会”,已进行过几次募捐活动,但情况很不乐观,许多国家承诺援助的数百亿美元的款项基本上都未预期到位,其中包括美国。伊拉克具有经济重建的资本--石油,但为阻止美国享用石油资金,输油管道频繁地遭到人为破坏,造成石油出口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石油资金一时还指望不上。计划中的经济重建进程,始终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安全局势一直是困扰伊拉克经济重建的难题,由于安全和资金等问题,伊拉克领导人在推进经济重建进程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就目前的现实来看,伊拉克政府在实现民族和解方面阻力重重,经济发展仍将难有建树。

伊拉克经济重建的蛋糕都放到了美国的篮子里,其他国家难以分享。另外,由于安全局势危险,经济、投资、贸易等风险系数大,这构成了经济增长风险。每个人的人身财产都没有基本保障,随时会遇到不明原因袭击的危险,特别是针对外国人的犯罪,严重威胁了伊拉克国内的经营环境。

伊拉克没有发达的银行产业,法规也相对落后,许多银行资产较低和投资不足,都面临可能停业或者合并。尽管伊拉克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但政府无意偿付大部分外债。伊拉克吸收外资有难度,经常帐户持续赤字,高额外债和外债偿付的不良记录影响着伊的国际信誉。贸易存在风险,资金不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各级政府的办公效率极其低下,政府官员腐败盛行。综上所述,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各国在伊拉克经济重建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受益方不是伊拉克

启动伊拉克国际契约后,真正的受益方不是伊拉克人,而是美国的公司。5月9日,切尼访问巴格达,来访主要用意在于向伊拉克领导人表明,美国政府的耐心有限,他们应尽快就关键性的政治目标达成一致,在伊拉克议会中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包括新石油法案、有关允许原复兴社会党成员回到政府工作的法案以及有关宪法修改的法案等。

伊拉克各派在对新石油法案、原复兴社会党成员和修改宪法方面的分歧严重,难以调和。新石油法案在今年2月经内阁批准后,已交由议会审议,目前正等待议会审批。马利基政府致力于在最后期限(6月30日)之前使这项法案获得通过。因为他担心,如果失去美国的支持,他的政府将随之垮台。

一些伊拉克人和工会组织激烈批评此项法案的起草程序由外国势力主导。据悉,这份草案最初由美国聘请的一家美国咨询公司起草,经过西方大石油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发展署的修改之后,送至伊拉克石油部。伊拉克很多议员坚决反对新石油法案,认为它不利于伊拉克,极有可能导致伊石油财富落入外国公司之手。根据这份法案,伊拉克的石油产业将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巨头有望在伊拉克获得30年的石油开采权。伊拉克80个已知油田中的65个将由外国石油公司开发,伊拉克将与这些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产品分成协议”,合同期长达15~35年不等,外国公司最初的利益分成将高达75%。这就意味着美国石油企业将会卷走伊拉克石油收益的绝大部分。早有美国人披露,布什家族代表美国精英中三大派别--石油商、军火商和投资商长期以来的利益,他们将其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为此不惜对他国动用武力。一旦这些利益实现后,美国在伊拉克损兵折将3300多人的代价似乎是值得的。

伊拉克人从一开始就认为美军入侵是为了攫取伊拉克的石油,美国民间也认同,美国内“不要以鲜血换石油”的呼声早已撕下了那层民主的遮羞布。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储藏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25亿桶,未探明储量约为2150亿桶,石油开采成本不足1美元一桶。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不仅使美国石油供应安全有了保障、石油商大发其财,更使美国增添钳制其他经济体的手段。

伊拉克内乱不止,美军疲于应付,但布什总统仍坚称“胜利在望”。他期望新石油法案的最终批准,或许,当伊拉克石油基本上归美国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掌控时,当美国石油公司开采伊拉克石油时,将意味着布什取得“胜利”。不过,事情恐怕没那么顺利。

自1972年伊拉克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以来,那些曾经被赶走的外国石油公司将返回来重新在伊拉克进行大规模开采石油,这是对伊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严重践踏。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创伤不仅没有愈合,反而继续扩大,局势前景是异常严峻的。

美国甘冒美军士兵生命和鲜血的代价于不顾,投入伊拉克的军费高达3520亿美元,不计人员和物力的巨大损失,这无疑是盯住了伊拉克的石油。无论伊拉克各派分歧多么严重,对本国资源白白流入他人的腰包,所有伊拉克人都痛在心上。因此,伊拉克石油资源一旦失去中央控制,新的反美浪潮势必升级,届时社会失控状况将更加严重。究竟是福还是祸,尚是未知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