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影响六方会谈的三大潜在因素
· 时间: 2007-02-19 · 时永明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在2007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总算是露出点暖意,第五轮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取得突破性进展,达成以提供能源和经济援助,换取朝鲜逐步关闭核设施的协议。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整个问题的发展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不只是朝鲜的谈判目标不清楚,就是美国以及日本的谈判目标也不十分清楚。虽然此次美国表现出了较为灵活的策略,以使朝鲜开始实施弃核的步骤为谈判目标,但这并不表明美国的整体谈判目标非常清楚。而日本更是将绑架人质问题与核问题相提并论,极大地增加了与朝鲜谈判的难度。

第四轮六方会谈达成《共同声明》之后,美国对朝鲜反而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金融和经济制裁措施。这在朝鲜看来是一种以恶报善的举动。而且,美国的金融制裁显然也严重地伤害到朝鲜的生存基础。因此,在朝鲜看来,轻易的让步会换来美国更加严厉的措施,美国的目的就不单纯是要朝鲜放弃核武器计划的问题。对美国的金融制裁,朝鲜采取进行核试验的方法予以回应。而此后,美朝双方之间的互不信任可以说达到了极点。这种不信任的焦点在于双方对对方的真实目的强烈地怀疑。朝鲜认为美国的目的在于扼杀其政权,美国认为朝鲜的目的在于要拥有核武器,而不是以弃核换取安全和经济利益。

此次朝鲜同意恢复六方会谈,并在弃核这个原则问题上愿意采取行动,主要原因在于今年1月中旬美朝双方就金融制裁问题进行了柏林会晤,并且于1月底在北京再次进行了金融问题的会谈。虽然会谈的内容均未公开,但是从双方的公开言行看,显然是美国开始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正视朝鲜的正当利益的态度。但由于双方并未解决这个问题,朝鲜也难以在六方会谈中轻易地作出重大承诺。

美朝双方这种在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的勾心斗角实际上反映的是双方之间矛盾的深刻和相互的猜疑。而影响美朝双方在谈判场内和场外斗争策略的深层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美朝矛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造成的恩怨情仇;二是现实中双方政治战略的冲突;三是基于前两点而产生的对未来安全问题的疑虑。

历史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朝鲜战争并没有正式结束,双方不仅仍然处于敌对状态,而且还存在着深深的胜负心结;二是冷战后美朝关系的发展仍然可以说是这场战争的某种延续,尤其对于朝鲜来说,美国的政策仍然威胁着其政权的生存。从这个角度说,朝鲜发展核武器实际上也是美朝这种仍然没有结束战争状态的关系的产物。从根源上说,最先将核武器引入朝鲜半岛的是美国。而美国对朝鲜的许多政策,诸如经济制裁、金融制裁、鼓动脱北者、定期举行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等行为,以现代的学术观点看都属于一种亚战争行为。正是由于这种敌对状态在现实中的延续,使得美朝之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以至于双方难以简单地终结历史。

使对抗的历史不断地延续的原因在于美朝双方在现实的政治战略方面仍然处于冲突状态。首先,冷战后美国全球政治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自“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更是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并且欲以武力方式来推广民主。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提出的强烈批评,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全球政治战略的危害性。对朝鲜而言,美国不仅曾冠之以“邪恶轴心”、“暴政前哨”等恶名,而且也发出过切实的军事威胁的信息。而朝鲜方面在冷战结束时,由于美国在核问题上的纠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没有能适时地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到新世纪到来之时,当朝鲜开始寻求经济上的改革之时,美国似乎又没有给朝鲜机会。在政治战略上,朝鲜只能以无可选择的方式来与美国软磨硬抗。这表现为在国内采取“先军政治”准备硬的对抗手段,这种手段中当然包括核武器的准备。因为对朝鲜来说,在美国认定其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不准备核武器是十分危险的。而在国际上,朝鲜也寻求运用谈判这种软的手段来化解危机。

美朝双方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的表现焦点是对安全的担忧。不过这种忧虑在双方的分量是不一样的。美国目前主要担心的是朝鲜将核武器技术或物质向国际恐怖势力进行扩散,长远地讲美国也担心朝鲜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威胁到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利益。而对朝鲜来讲,其对安全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的军事打击,二是美国以非军事手段进行政权颠覆。而以核武器来对付美国的威胁,不仅是重要的物质手段,也是重要的凝聚民心的精神手段。

这三种因素相互密切关联,而且对美朝的谈判策略都有影响。对朝鲜来说,弃核几乎关系着所有的问题,而这所有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能不能彻底地消除美国对朝鲜的敌对政策的问题。因此,朝鲜在谈判中的要价似乎有点高。朝鲜希望自己的弃核能够换来所有相关问题的解决,而在枝节问题上提高要价,是因为现实的谈判形势并不能使其相信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让步而换来最终目标的实现。朝鲜需要在每一步上都获得确实的利益,以使自己相信这种谈判结果的可靠性。

对美国而言,要朝鲜弃核是最低目标。因为一个没有核武器的朝鲜对美国来说不过是一亚洲的古巴而已。美国可以与一个没有核武器的朝鲜签署和平协定,但是要美国为了使朝鲜放弃核武器,而对朝鲜进行大量的经济补偿,美国不情愿。如果更进一步,要美国为此而从朝鲜半岛撤军,美国就更难以接受。事实上,在朝鲜的要求中有许多涉及到美国全球战略的理念问题,美国究竟愿意为朝鲜弃核作出多少让步,恐怕连美国人自己都不清楚。这也是布什政府最初对朝鲜采取寸步不让政策的深层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六方会谈的进程遇到的真正困难实际上是目标和道路的选择的问题。第四轮会谈中达成的共同声明将会谈的目标定位为以和平的方式使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而将使朝鲜半岛实现持久和平作为附属的目标或者是实现无核化的诱饵,这可能正是会谈是人经常感到困惑的原因。此外,在谈判道路的选择上,为使谈判可以启动,六方会谈选择由枝节问题入手的方法,这实际上使目标变得更加模糊。而一味地试图通过枝节问题来解决美朝之间的相互信任,就经常会出现类似金融制裁这种节外生枝的障碍。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定美朝之间在法律上没有结束战争,在现实中处于亚战争状态的情况是导致朝鲜出现核武器的根源的话,那么六方会谈要想使自己更加有效的话,就应该尽早启动朝鲜半岛和平协定的谈判,当和平成为真正的目标的时候,放下武器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学者)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