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的学者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甚至是争论,并不是新鲜的事情。而中国和日本共同研究历史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产生中日历史问题的根本原因
与上个世纪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的一段时间相比,中日关系出现了波折,其中历史问题确实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历史问题,历史问题又为什么能够对两国关系起如此重要的影响呢?
众所周知,中国与日本之间进行交往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其间和平友好的往来占了相当长的时期,以至常用“一衣带水”形容中日两国关系。一般所说的不幸的历史只是发生在近代。19世纪中期,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国都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军事与政治压力,被迫打开国门,面临着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也面临着同样的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任务。日本虽然率先摆脱了成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危险,但是却用西方列强的方式对待东亚的其它国家:将朝鲜强行变为其殖民地,并对中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战争,从而使东亚的历史蒙上了阴影。当然,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那一段不幸的历史也已经过去了60多年,如果明确承认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接受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接受历史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日之间也包括韩日之间是不会存在严重历史问题的。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单纯,历史问题的争论就是由此发生的。
日本方面有一种意见认为中日历史问题是中国方面制造出来的,是中国方面在打“历史牌”,甚至有人明确提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是从1998年以后才发生的。回顾一下战后的日本历史,就可以看清这个问题。
日本投降后,反法西斯阵营的国家对日本的战争犯罪进行了正义的审判。由于是否接受对战争犯罪的审判是日本能否回到国际社会的基本条件,所以日本政府通过1951年缔结的《旧金山和约》第11条表示“接受远东国际审判法庭及盟国在日本国内和外国的法庭上对战争犯罪的审判”。1972年中日间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做出了“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的正式表态,这一态度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中都加以确认,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期间也表示了同样的态度,因此许多人认为历史问题至此已经画上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