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30年:变迁·回顾·思考>>> 30年讲述
李柯:与“欢乐”有关的日子
· 时间: 2008-11-25 · 本刊记者 陈姌

李柯在录音室,背后是“欢乐墙”

“Ni hao are you?”这句将中文“你好”和英文“How are you?”融为一体的问候语,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英双语音乐节目《JOY FM 欢乐调频》的标志性开场白。紧接着出现的是一个充满磁性的男声:“我是李柯。I'm Rick, R-I-C-K,Rick。”

从1996年到2007年,《欢乐调频》每晚9点至11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准时播出。多元化的音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西合璧的主持方式,使之迅速成为国际台收听率最高的节目;李柯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台DJ(主持人)。

来自于美国东部城市底特律的李柯,为保持神秘感而拒绝透露真实年龄。70年代初从东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毕业后,他并未急于找工作,而是去了加拿大东海岸的爱德华王子岛当起了街头画家,给游客画肖像。70年代中期,他回到美国,在佛罗里达开始了电台DJ生涯。

1980年,一纸工作邀请将当时正在夏威夷当DJ的李柯吸引到了台北。“要搬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的确是个挑战--你必须要适应、接受全新的东西。说实话,我当时连台湾在哪儿都不知道。但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越不了解,越觉得有吸引力。所以我就去了。”李柯如是说。

五年后,他搬去了香港,在商业电台和新城电台做节目,同时还在无线电视明珠台英语频道做主持和配音工作。

 

属于大家的欢乐大家庭

1994年,李柯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虽然只做短暂停留,但他对上海的印象并不好:“我可不想住在又脏又落后的地方。这儿跟香港简直没法比。”

1996年,已在香港工作近11年并已取得居民身份的李柯再次来到上海,开始做一档名为《JOY FM 欢乐调频》的全新节目,在上海电台和CRI播出。

“我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当时的香港已经是钢筋水泥林立,而且我的工作环境变化很大。有朋友跟我说,上海就是十几年前的香港,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香港。新的环境总是令我兴奋,但我却喜欢旧式的东西--老房子、旧式录音间,等等。我们最初的录音室的确是在老房子里,又阴冷又破旧,所以我就来了。”李柯笑着对记者说。

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但李柯对他的第一任搭档赞不绝口:“盈枫很棒,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笑容甜美。与她共事很愉快。我始终认为,做好广播节目的秘诀就在于有一个好搭档。我们相处融洽,却又保持适度距离。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愿意每天在录音室里与听众朋友分享音乐和身边发生的事。‘分享’是我从中国人身上学到的词,是很中国的东西。我们的节目就是让大家分享音乐带来的欢乐。”

1997年底,李柯把节目带到了北京,并在CRI做起了全职DJ。节目沿用了《JOY FM 欢乐调频》的名称,时长为2小时,以流行音乐为主,2/3为英文歌,1/3为中文歌;搭档换成了王璐。也正是在北京,某天,李柯在接电话时不经意地说出了“Ni hao are you?”并把它作为节目每个时段的开场白。

他说:“这句话把中文和英文揉合在一起,突出了我们节目中英双语的特点。我们用它作为通关密语,只要收听节目就会自动成为我们‘欢乐大家庭’(Joy Family)中的一员,而且FM(调频)和Family(家庭)发音相近。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寄照片给我们,然后我们把照片贴在录音室的墙上,组成‘欢乐墙’(The Great Joy Wall)。广播电台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想象力--毕竟见过录音室的人不多。寄来的照片就是身份识别卡,证明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的听众有相当一部分是离乡背井的大学生和北漂族,我们就是希望听众通过收听节目而产生一种归属感,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遗憾的是,节目于2007年停播。“欢乐调频也许不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双语节目--有人说是《EASY FM 轻松调频》,但我敢说它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李柯略带遗憾却又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永远在生活中寻找欢乐

由于长期从事幕后工作,李柯的相貌辨识度远不及其声音辨识度高,但却恰恰符合他低调的性格。在北京居住超过十年,他最喜爱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和轮滑。

李柯说:“别看我出生在‘汽车城’底特律,可我并不喜欢开车。每到一个城市,我总喜欢住在市中心。这样一来,每天一出门我就可以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与不同的人擦肩而过;在北京坐地铁就是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小说,讲的是一个荷兰人滑冰选手的故事。我也滑过冰,但更喜欢滑轮滑。很多人说它是青少年的运动,我却不这么想,因为运动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北京地势平坦,每条街都有自行车专用道,不用跟汽车混行,所以滑轮滑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并不危险。我滑轮滑穿胡同,路过天安门、故宫和后海,去星巴克买咖啡……以前每星期滑三次,每次能坚持五、六个小时;现在只有到了周末才滑。从城市的一端滑到另一端,这让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穿冰刀的荷兰人。”

在外漂泊了30多年,李柯对于“变化”和“家”有着自己的见解:“我总是在一个城市刚刚开始起变化的时候到达,然后跟着它一起经历变化的过程。其实,如果你住在一个城市,你并不会轻易看到这些变化。11年前我刚来的时候,北京还不是很现代;如果用颜色来描绘当时的北京,我会用砖红色,因为到处是红砖绿瓦。如今的北京更加现代、更加干净、也更加宜居,但是人情味没变。能够成为北京的一份子要归功于我的节目。它就像一张门卡,让我能够融入城市、走进人们的生活。我并不认为‘家’是一个每天必须回去的地方,如果各方面条件都适合的话,某些地方就会成为你的家。所以,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家在哪儿,我会说现在就是在北京。”

从事广播电台工作30多年后,现在的李柯是个很忙碌的自由职业者--教英语、写小说、写电影剧本、写自传、配音,等等。他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态度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每次在节目最后,我都会鼓励大家说‘(愿你)永远在生活中寻找欢乐’。如果你照做了,你就会找到欢乐。”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