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高端访谈
高端访谈:中国城镇建设的脚步
吕 翎 · 时间: 2008-07-03 ·  

 

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开始了小城镇建设。30年过去了,中国城镇建设情况如何?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城镇化是否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最佳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北京周报记者兰辛珍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

陆学艺,75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

 

《北京周报》:目前中国城镇化率有多高?

陆学艺:中国城镇迅猛发展,仅县以下小城镇就由1984年的270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18000多个。1958年的时候,中国每100个人里,有18个人是城镇人口,而到了2007年,每100个人里,有45个人是城镇人口。

 

问: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城镇化?

答:有三个原因,第一,经过1978年的农村改革后,农业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为了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国家提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策略,于是提出城镇化建设,将农村过剩人口向城镇转移。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要有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而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三、由于中国经历了60年代初的大饥饿,在城市缺粮最为严重,政府为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情,不敢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迁移,于是通过建设小城镇的方式转移,这样,如果再有粮食短缺危机,这部分人可以就近回到农村。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小城镇建设都是为了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缓和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

 

问: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

答:中国的小城镇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城市和农村分割的户口制度,农村人口去城市就业受到很大制约,于是农民就地兴办乡镇企业也就成了必然选择。以乡镇工业为基础,各地农村工业品市场渐次兴起;政府同时又采取了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恢复集市贸易,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的政策,使得传统的农村集镇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农村集镇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慢慢的发展成了小城镇。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小城镇建设也在各地成为热潮。

还有一部分小城镇是在商品集散地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逐渐形成工业品或农副产品集散地,带动乡村人口集中和金融、信息、服务、交通、通讯、工业、文化、教育等的全面发展。如河北的白沟镇、辽宁的西柳镇等。

总的来说,由于小城镇发展取决于农村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农村工商业发展快的地区,小城镇发展速度就快。1978年,东、中、西部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小城镇数量的比重分别为32.25%、38.75%、29%。到1993年, 东、中、西部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小城镇数量的比重分别为 43%、32%和25%,从中可以看出,东部工商业快速发展的地区,小城镇建设也快。

 

问: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政府推动的一个动作?

答: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自然而然就加快。目前中国政府虽然鼓励城镇化发展,但许多政策在实际中却阻碍了城镇化的建设,如户口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户口不改革,农村人口就进不了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农村人口也不愿意进城镇。

 

问:城镇化发展给中国工、农业带来了什么?

答:对工业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给当地工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006年,中国农业人口(农民)有94900万人,占总人口的72.2%,在农业户口人员中,约有2亿多人已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据统计,现在农民工约占整个工人总数的60%。

对农业来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了,他们的土地就转包给了留在农村的人,这样,不仅提高了单位土地的劳动力率,而且过去零散的土地现在可以实现集中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

 

问:城镇化是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主要方式?

答:从目前情况看,城镇化对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地域上可以看出,小城镇发展最快、质量最高的地区实际上就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沿海发达地区,如浙东南、苏南、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正是由于小城镇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这种天然联系,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

 

问:您认为目前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是不是理想的?

答: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有点滞后。世界上的工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是逐步减少的,农民是逐步减少的。中国不是这样。我们一面是大规模的工业化,一面是农民越来越多。从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到2006年,一共53年,农民(农业户口)增加4476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44.6万人。这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是罕见的。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落后于工业化10多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理想的数值应该是50%。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应该有50个人是城镇人口。

 

问:目前城镇化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您认为如何解决?

答:中国小城镇建设大概面临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自1998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第十个计划(2001年~2005年)把“积极推进城镇化,调整城乡结构”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之一以后,各地的城镇化步伐大大加快。但农民不是去了小城镇,而是主要涌进了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主要原因是当地工业不发达,农民进了当地小城镇后无业可就,没有收入来源,于是只能选择其他可以就业的城镇。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当地城镇政府,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要建立起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保证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政策环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二是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问:从目前政府政策来看,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工作重点。您对今后小城镇建设有什么建议?

答: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

 

附一: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1958年城镇化率18.2%

1978年城镇化率17.9%

1999年城镇化率30.9%

2007年城镇化率45%

附二:城镇化滞后非农化情况

1978年中国非农化率是44.3%,城镇化率是17.9%。

2007年中国非农化率是75%,城镇化率是45%。

附三:中国小城镇地域分布情况

1978年,东、中、西部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小城镇数量的比重分别为32.25%、38.75%、29%。

1993年, 东、中、西部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小城镇数量的比重分别为 43%、3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