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还缺少什么?
“没有特点就是中国队最大的特点。” 2004年亚洲杯时伊朗队主帅这样评价中国队,长期以来,整体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个体上球员缺乏个性,被人们认为是中国足球最大的缺失。
正如巴西华丽的“桑巴”足球,意大利“钢筋混凝土”式的防守,几乎每一个足球强国都有着自己的足球风格。在亚洲,20年前日本足球尚处亚洲二流地位,但他们坚定地模仿巴西风格,在各级足球队伍中全面推崇这一风格。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他们的水平提高得很快,甚至已经可以与欧美强队抗衡。
然而中国足球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足球风格。虽然中国足球时而师巴西之杂耍,时而学德国之严谨,时而习英国之硬朗,在反复“学习”中,中国足球的风格愈发让人摸不着北。没有风格的中国足球,永远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与糟糕的成年男子足球国家队的战绩相比,中国21岁以下青年队甚至少年队的战绩都要优秀的多。然而当这些小伙子年龄增长,他们却渐渐平庸起来。圈内人士解释这一怪圈时说,中国青年足球训练的时候讲究的是整体配合,对球员的个人能力和技术很不重视,因此虽然在初期中国青年队能凭借整体优势取得一定的胜利,但等到双方年龄的增长,整体战术素养都日趋成熟的时候,中国球员的个性和特色已经被磨灭殆尽,缺乏特色的球员组成的球队在遇到个人能力突出而又整体配合默契的球队,自然战绩不佳。
“球员的特色来自其个性的发展,如果在青少年时就给球员过分强调整体、配合,那么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就会被压制,原本可能已显露的特色也就会消失。”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足球教研室主任周卫民这样认为,“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球员的特点和个性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