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中国与非洲 >> 正文

金水河畔,傣家民谣遇上kiswahili

  ·   2020-09-2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扶贫攻坚;云南;中国与非洲
打印
纠错

  9月10日,北京周报《中国与非洲》记者团,携手三名中国传媒大学非洲留学生特邀嘉宾,继续在外交部定点扶贫县金平县探访。云南之行已接近尾声,又会有哪些精彩故事等待着爱非客一行呢?

 

金水河镇伉偭小镇异地搬迁安置点

  走进伉偭小镇,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掩映于绿水青山之中,整齐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让爱非客一行眼前一亮。原来这里是金水河镇异地搬迁安置点,2019年年底,439户人家告别地质危害区,乔迁新居。

伉偭小镇村民钱文正(左)

  钱文正一家便是其中的代表。过去,他们住在70多公里外大山之间的铜厂乡,那里交通不便,去一趟最近的市场也要走上3、4个小时。更严重的是那里存在着地质滑坡灾害等隐患。去年年底,他带领全家离开了40多年的土墙房,住进了伉偭小镇的一套70多平米的现代化公寓。

  自从搬来以后,钱文正还从来没有回过老家,他表示很喜欢现在的居住环境,“这儿比从前的生活不知好上多少倍”,自己的小孙子也可以更方便地接受教育。来到小镇后,当地村委会为他联系了保安的工作,月工资1500元,还帮他妻子找到了早点工的活计,每天只需干上3、4个钟头,一月下来也有1500元的收入。

伉偭小镇村支书白文明

爱非客记者采访当地干部

  据村支书白文明介绍,小镇拥有劳动力1330余人,通过组织到深圳、浙江等地外出务工,已经帮助690人成功就业。剩余劳动力在金水河口岸积极参与边贸复市。

 

金水河镇卫生院

  接下来,爱非客一行来到金水河镇卫生院。据介绍,因年久失修,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通过外交部帮扶项目资金投入,卫生院修缮改造老办公楼,用作医技楼,配备了彩超室、化验室、疫情监测室,并且新建一栋DR(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及心脑血管救助站,更好地为中越两国的边民服务。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中DR室充分发挥了强有效的功能,通过X线检查帮助确诊疑似病例,急需外出务工的当地村民们在镇卫生院就能拍片子盖章证明身体状况,一站式服务为村民们外出务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曼棚村傣族传统文化展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琼

  最后一站,爱非客一行来到了金水河镇曼棚村体验傣族文化风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琼带领学员在河边为大家表演了《河边欢乐》《开路歌》《感恩歌》等富有傣族风情的歌舞,曼妙的舞姿、极具特色的嗓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4岁的刘琼平时工作之余积极弘扬傣族文化,教授傣族文字、歌舞、诗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乐器葫芦町等,目前已有400多名学员。每周她都会去金水河口岸小学给那里的孩子们上一节傣族文化课。今年疫情期间,她主动带领学员用傣语宣讲防控措施。

刘琼向非洲特邀嘉宾讲解傣语发音

  刘琼向非洲嘉宾讲解了他们自编的《金平傣文课程》,传授发音诀窍。作为回报,肯尼亚留学生Daniel分享了一首斯瓦西里语歌曲。闷热的天气阻挡不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热情,曼棚村笑声阵阵。斯瓦希里语(kiswahili)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在Daniel所在的肯尼亚,斯瓦希里语是官方语言。

  丰富多彩的云南之行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非洲嘉宾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让他们对中国的扶贫经验和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表示要把这些经验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将中国的脱贫故事讲述给更多的非洲同胞。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流中也增进了彼此的认识,碰撞出友谊的火花。这不失为一次中非友谊之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