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English FRANÇAIS
首页 >> 中国与非洲 >> 正文

耕耘中非友谊

《中国与非洲》记者 李菁  ·   2020-03-02  ·  来源:《中国与非洲》
标签:中国; 非洲; 农业; 合作; 成果; 友谊
打印
纠错

  2018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培养青年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农民致富带头人。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承诺,推进各类农业合作项目落地。2019年12月18日,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2018-2019年度农业援外专家派遣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会上总结了一年来中非农业合作的成果与未来需应对的挑战。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童玉娥介绍,作为承担中国农业援外专家派遣工作的主要单位之一,该中心于2018-2019年派出113人次农业专家赴非洲各国传授作物、畜牧兽医、水产、水利、园艺、蚕桑等领域新技术224项,完成各类小工程建设项目35项,为当地培训官员、专家、师生、农民共计21699人次。“我中心承担落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相关承诺中近四分之一的农业援外专家派遣任务。农业援外组工作稳步推进,屡传捷报,在帮助受援国提升粮食安全水平、推动双边农业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童玉娥主任说到。

  借此契机,《中国与非洲》杂志梳理总结了八个中非农业合作项目重点成就。

  援布基纳法索农业应急组

  2018年5月26日,中国与布基纳法索两国政府宣布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为促进中布农业合作,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30日和9月1日分两批派出农业专家及翻译9人,执行为期一年的农业技术援助,这也是中布断交24年复交后的首个农业合作项目。农业专家们在巴马垦区实现单产5.8吨/公顷,增产达81%以上,建成5项小型水利工程,有效缓解了项目区洼地水稻、旱季蔬菜种植缺水的问题,受益农户达3000余人。一年间,他们走过布11个大区14个省,累计培训人数达1700人次,开展调研37次,完成调研报告9万余字,涉及布水稻、水利、农机、棉花、小米、玉米、高粱等多个农业领域。布农业与水利部对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全组9人授予了特别贡献奖。

参与援布基纳法索农业专家组培训的农民代表。(援布基纳法索农业专家组提供)

  援吉布提高级农业专家组三期

  2018年3月13日,由2名兽医专家、1名水产养殖专家及2名法语翻译组成的第三批农业专家组抵达吉布提,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中吉农业合作项目。两位兽医专家利用自身专业,有效防治牲畜总量超过30万头,现场培训各地乡村兽医、畜牧场技术员和兽医专家近千人。水产专家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大力发展海水人工养殖。吉布提农业部部长向中国驻吉布提大使馆致感谢信,称赞专家组为“真心帮助吉布提的最可爱的人”。

  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农牧业组二期

  2018年4月12日,由6名农业专家和2名葡萄牙语翻译组成的第二期援圣普农技组抵达圣普,开始了为期2年的农业技术援助任务。截至目前,农业专家实现杂交玉米示范比当地常规品种增产48%,在当地传授蔬菜大棚、小鸡孵化、生猪杂交以及沼气池修建等实用技能,引入绿色发展的理念,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将畜禽粪便密封发酵产生沼气,用来煮饭、烧菜,可以节省大量木柴,减少森林砍伐,这项技术对圣普非常有用。经过学习和实践,我已经完全掌握了沼气池建设技术。”修建沼气池的工人Mário Alves De Carvalhodos Santo说到。

援圣普农业专家组进行沼气实用技术现场培训。(援圣普农业专家组提供)

  援埃塞俄比亚高级农业专家组三期

  2018年11月8日,9名不同领域农业专家顺利抵达埃塞俄比亚,进行为期3年的农业合作项目。专家组在食用菌、蔬菜、水产、畜牧等多领域展开技术示范并取得成果。在食用菌领域,专家组将产量甚微的Menagesha蘑菇场改造为拥有6000个菌棒,产量高达5000公斤的现代化蘑菇场,目前已建成埃塞首家食用菌菌种研发和技术培训中心,建立了5个项目点和50个示范户,让更多人受益。通过推广小拱棚蔬菜种植技术,即使在常出现极端天气的雨季,当地也能进行蔬菜种植,增产幅度达17.6%-23.5%。目前专家组已维修老旧大棚6个,新建大棚4个,大棚区域示范面积达3000平方米并已投入使用。“中国农业技术很实用,成本较低,效果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埃塞农业部园艺专家Derbew Kebede Deneke说到。三年项目期内,专家组将完成集中现场培训不少于30次,培训人数不少于1410人次,真正把技术留下。

  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师组第20期

  为了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2001年中埃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有20期485人次的中国教师先后在埃塞13所院校职教,教授植物科学、动物科学、自然资源、兽医学等56门专业课程,传授了70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埃塞师生、农技人员近6万人,为当地建立起了职教体系和人才储备库,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技术发展。2019年10月14日,由20名教师组成的第20期项目组启程赴埃,开启为期9个月的工作。

  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四期

  援布隆迪第四批高级农业专家组由7名农业专家和2名法语翻译组成,涉及水稻、土肥、畜牧、水产养殖、农机、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果树等专业领域。2018年3月13日,一行9人抵达布隆迪,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中布农业合作项目。在四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合作计划高质量完成。以水稻种植为例,“川香优506”杂交水稻产量创非洲高产记录,通过布隆迪国家品种认定。“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推广了杂交水稻的种植,以前我们国家的水稻产量是4-5吨/公顷,而现在达到了12吨/公顷。”布隆迪农业部英博地区社会事务发展局副局长Jean Kennedy Samaniro对《中国与非洲》记者说到。童玉娥主任介绍,目前水稻示范已涵盖布9省100余个村落,示范面积达400多公顷。农业专家组将帮助布隆迪水稻主产区在未来5-6年内实现产业脱贫。

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罗时德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进行田间管理。(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提供)

  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三期

  2018年11月8日,10名农业专家抵达津巴布韦开启了为期3年的农业合作项目。专家组各领域示范均取得显著成果,小麦示范基地产量高于本地品种50%,药浴技术实现当地牛羊死亡率降低30%。专家组还设立示范村,为当地培养兔、鸡养殖技术带头人,以点带面,惠及更多人。

  援莫桑比克高级农业专家组三期

  2018年12月27日,10名农业专家顺利抵达莫桑比克,标志着为期3年的中莫农业合作项目正式开始。截至目前,专家组开展各类示范项目20余个,组织现场培训16次,培训各领域技术人员超过380人次。莫桑比克农业粮食安全部官员Maposse Daniel Rivas Muvimbene表示:“莫桑比克与中国的农业技术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作物产量。过去我们的水稻产量是2吨/公顷,现在高达10吨/公顷,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农业专家来莫桑比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