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中原消费金融温馨提示,警惕这类诈骗陷阱

  ·   2025-11-13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随着个人征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不法分子借机以“贷款逾期影响征信”为噱头实施诈骗。此类骗局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个人信息、营造紧急氛围,诱导点击陌生链接、共享屏幕,进而套取敏感信息,让不少人面临财产风险。中原消费金融在践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发现,这类短信诈骗套路具有高度相似性,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可清晰拆解骗局逻辑,为公众提供实用防范指引。

  套路拆解:三步织就“征信恐吓”诈骗网

  中原消费金融通过梳理梳理了诸多同类诈骗案件,发现不法分子的作案逻辑主要通过“制造恐慌—诱导操作—套取信息”三个步骤层层设套:

  第一步,精准信息造势,制造征信焦虑。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冒充正规金融平台发送“贷款逾期”短信,明确提及“影响征信”等关键信息。利用公众对征信记录的重视心理,营造“若不及时处理将面临严重后果”的紧急氛围,让受害人在恐慌中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

  第二步,诱导脱离官方,转移沟通场景。短信中附带的陌生链接会跳转至伪造的“金融平台页面”,通过展示虚假“贷款明细”进一步获取信任。随后,客服以“核实欠款”“办理还款”为由,引导受害人拨打非官方电话、添加私人微信,脱离正规金融平台的监管体系,为后续诈骗创造条件。

  第三步,套取敏感信息,实施资金盗取。在沟通中,不法分子会以“验证身份”“确认还款账户”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或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获取这些关键信息,便会快速转走受害人账户资金,完成诈骗闭环。

  防范指南:三点守住个人征信与财产安全

  针对此类短信诈骗,中原消费金融总结出四项核心防范要点:

  第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不轻信陌生短信、电话。若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后,切勿轻信短信内容及附带的联系方式。应通过官方金融平台官方APP、官方客服热线等正规渠道进行核实是否存在贷款及逾期情况,坚决不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不添加私人微信。

  第二,拒绝点击陌生链接,守护个人安全。陌生链接可能隐藏恶意软件,或跳转至钓鱼网站,一旦点击可能导致手机被植入病毒、个人信息被窃取。若确需查询贷款信息,应直接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正规金融平台APP,或手动输入官方网址登录查询,从源头规避风险。

  第三,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敏感内容。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还款业务时,绝不会要求客户通过微信转账等非官方渠道操作,更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或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凡是提出此类要求的,均为诈骗,务必提高警惕,需果断拒绝并终止沟通。

  第四,遭遇诈骗立即止损,留存证据及时报警。若不慎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并遭受损失,需第一时间停止后续操作,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挂失银行卡,避免损失扩大。同时留存好短信内容、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警,配合警方开展调查。

  总之,个人征信安全与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此类“贷款逾期”短信诈骗正是抓住了公众的认知弱点与焦虑心理实施作案。中原消费金融作为专注金融服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正规机构,再次提醒大家,面对各类“影响征信”“需紧急还款”的通知,务必保持冷静,多一步官方核实,少一分财产风险。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