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为何经济学大师们屡屡误判中国经济?

周文  ·   2019-01-18  ·   来源:上观新闻
标签:中国经济;经济学原理;财经
打印
纠错

  回首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但是,国际国内一些唱衰中国的声音再度有了市场,认为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事实上,近20多年来,每逢中国经济出现波动之时,国际上一些顶着经济学大师光环的学者老调重弹,唱衰中国的声音便不绝于耳,但中国经济一直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为什么经济学大师们对中国经济问题屡屡误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问题不可能从现有的经济学工具箱中寻找工具得到解决。对此,而一些国内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甚至提出回到哈耶克。不为浮云遮望眼。现在来看,不是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而是经济学理论本身有问题。 

  经济学要实现真正的经世济民,必须清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霍布斯鲍姆说,脱离历史,经济学便成了无舵之舟;没有历史,经济学家不知往何处。从经济学的历史来看,三百年前的经济学只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到十九世纪,最早作为独立理论体系诞生的是政治经济学。而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则逐渐演变为经济学,从而经济学的主题也变得越来越狭隘,特别是现代经济学更是日益工具化、模型化、数学化。当然,为跟上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步伐,经济学也在改进和调整,但是这种改进和调整使经济学分析越来越短期化和急功近利,经济学反而离现实越来越远。经济学既不能对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又不能对经济问题提出良策,表明经济学这颗皇冠上的社会科学近年来已达到了危机点。 

  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故此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有它的发展背景和应用条件。因此,尊重历史,经济学才能科学总结出经济发展规律。莎士比亚有云:“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缺乏历史底蕴,经济学必然失去理性思考,更不可能发现现实中的问题。 

  当前,建立完整、独立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立能够解释中国问题、具备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话语体系,要有历史的支撑和历史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现实的根源”、“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重要视角”。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回顾总结经验,关键在于我们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道路。这里的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经验积累”。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中国的“经验积累”。没有这种积累,今天的中国经济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没有这种历史的认识,要真正认识今天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同时,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就也在改写历史,它逆转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积贫积弱的历史,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曾历经辉煌到衰落,又再次从衰落走向辉煌的国家。世界在改变,历史也在改变,今天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今天的西方也不是过去的西方,别老是在西方的笼子里跳舞。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错误的历史观曾经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严重问题,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比如,以往对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民营经济等问题的错误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一大二公、纯而又纯,导致了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出现,从而在全社会取缔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和民营经济,结果使得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不仅如此,对中国经济的历史的错误理解,也导致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成就和问题的认识出现偏差。例如西方总是以傲慢的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来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全面正视中国经济的奇迹。这种错误认识和偏差,反映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伴随和充斥着各种危机论、衰退论、中等收入陷阱的说辞。 

  历史总是在新的情况下以新的形势复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霸“江湖”。从诞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到20世纪后期美国的崛起,再到21世纪的中国经济腾飞,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世界历史“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可阻挡。 

  因此,经济学要做到正确看待经济发展,需要历史情怀。经济学的历史情怀,不是要挑战历史,而是强调在经济分析中要有历史眼光、历史透视。历史连着过去和未来。没有历史,就无法理解现实,更无法预知我们的未来。很多经济问题,只有在历史的透视中才变得明晰起来。赋予经济学更多的历史情怀,可以让经济学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世界,可以让经济学分析不再囿于就事论事、急功近利,进而不会在形式化过程中抽象掉问题的历史本质。 

  殷鉴不远。国内的众多经济学者们反而看不到经济学中的问题和经济学本身的改进,急功近利,盲从盲信,照抄照搬,向西看齐,唯洋是举,奉西方理论为圭臬,文必引西方,言必称欧美,学风功利化,教材西化不接地气。因此,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要重视对中国历史的教学和挖潜;要重视对中国传统国学的传授和研读,强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培育和熏陶,从而克服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碎片化的倾向,将传统的中国国学与现代经济学融合以提升中国经济学的文化和理论的厚重性和现实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