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周报中文>>> 编者札记 |
自主汽车品牌之路有多远? |  |
中国的自主汽车厂家正通过各种努力以使自己的品牌为国际社会所认可,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参加各种国际汽车展览来扩大知名度,它们还包括不断的提升自主研发技术,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其高科技含量,以及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等等。 对于中国的自主汽车厂商来说,让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是他们追求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他们的努力下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有了出口。 但是这种出口是小量的,还没有形成气候。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近乎为零。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与世界品牌还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除了技术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造成的。 50多年前中国曾经有过自己的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在20多年前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同国际汽车厂商合资,“用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大众、本田、丰田、通用、雪铁龙等国外汽车开始在中国大量生产并占据了市场。 在同国际汽车厂商的合资中,合资品牌促进了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汽车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但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跨国厂商一直采取先进技术保密的做法,多将一些对他们来说旧的技术给国内企业,国内企业的研发一直在吸收旧技术中循环,因此“用市场换技术”根本就没有换来核心技术。而且由于忙于消化、吸收合资方的旧技术,许多国内企业主动放弃了自主的研发。 10年前,中国汽车自主研发开始重新回归。这可以算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真正开始。在这次回归中,中国出现了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一批自主研发的汽车厂商。 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所生产的,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第二类是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引进技术的国内自主品牌,这类品牌虽为国内自主品牌,但产品都是引进国外成熟车型技术。另一类是使用自主开发车型技术的自主品牌,其产品是由国内企业开发且掌握完全知识产权,这类被视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我们所说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就属于这一类。奇瑞汽车是这类中最具代表性的。 欣慰的是,受中国政府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强调的,“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的影响,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随着政策风向的转变而开始降温,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实力正在加强,一些引进技术的国内自主品牌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 从刚刚闭幕不久的北京车展上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不管在科技含量还是在外观设计、安全、舒适等方面比以前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但是,由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起步晚,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要想成为世界品牌,还需要有很多的事要做,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能否在短时间内完全告别“以市场换技术”的影响,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