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北美报道>>> 美国笔记
美国实录(二)十州行(上)
吕 翎 · 时间: 2008-06-13 · 孙毅夫

 

在纽约著名的华尔街留影(孙欣新摄)

离这片废墟不远,便是著名的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这条街没有受到“9•11’’的直接袭击,但是繁荣的金融交易却受到了沉重打击,特别是在“9•11"的遇难者中就有一些活跃在华尔街各金融机构的精英。在我的想像中它应该是一条现代化的大街,有气魄,有魅力,百万富翁在这里来去匆匆。当我真的置身其中时,与我的想像完全相反,落差极大。看到的不过是一条五百米长的狭窄街道,建筑陈旧,有段路还在翻修,进出很不方便,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好像还处在“9•11"的阴影之下。

这条街的历史悠久,从街口大厦墙上铜匾的记载了解到:l 653年,荷兰人统治时期,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总督的驻地,为方便警卫,总督下令用木头做成围墙,筑起一条街,起名“墙街"(Wall Street),中文华尔街便是“Wall Street”的英文音译。十八世纪,二十四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的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在这条街上还有联邦储备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有十万金融骄子在此工作。如今名声在外的证卷交易所,门小窗小,只是在门上方悬挂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比较显眼,但与下面的小门和整个建筑很不协调。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掌握着美国并影响着世界的金融交易,它时刻触动着各国的金融家和经济学家的神经,稍不留神,便会使他们国家的经济上下起伏波动。

为了赶路,我们不能在此久留。进纽约容易,出纽约难。纽约这座美国第一大城市的车太多,经常拥堵,一个小时,我们的车只走了二十千米。加上有的地段还在修路,车辆绕行,开了三个小时才穿过新泽西州洲进入宾夕法尼亚州。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